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危機衝擊下的亞洲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09-03-24 07:41:53  


 
  第二,是對美元的高度依賴。對美國出口的依賴與長期的順差貿易,使得亞洲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儲備,並導致本幣成為一種被參透的貨幣,即大量的貨幣供給來源於外匯占款發行。因此,從貨幣結構上看,亞洲國家實際上處在美元區內,並不具備獨立的貨幣定價權。

  第三,是對美國金融的高度依賴。為了趕超先進的工業化國家,亞洲國家大都採取了主辦銀行制度來動員和配置有限的金融資源,從而扼制了金融市場的發展,以致當經濟增長、貿易順差和儲備增加時,不能有效地使用這些金融資源,而只能通過購買各種各樣的美元資產來保值和增值,從而導致亞洲國家對美國金融的高度依賴。

  因為有了以上三種依賴,亞洲國家的經濟周期便逐漸與美國趨於同步化,以致美國經濟的任何變化都會迅速地傳導到大多數亞洲國家。在本次危機發生之前,美國經濟周期波動主要是通過商品渠道與貨幣渠道傳遞到亞洲國家的。但是,這次危機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危機發生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金融市場高度一體化的時代,所以,不僅危機的傳遞渠道增加了,而且其傳遞過程中的衝擊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增加的傳遞渠道就是資產價格渠道,而危機的衝擊力之所以會變得無比巨大,就是因為在渠道增加的同時,資本的流動性也因為經濟全球化與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而大大增加了。

  正因為如此,今天的亞洲正在同時面臨三個方面的衝擊:

  第一,是來自於金融渠道的衝擊,即由美國資產價格的持續下跌而導致的亞洲海外資產的嚴重縮水與國內資產價格暴跌的衝擊;

  第二,是來自於貨幣渠道的衝擊,即美元的持續降息和貶值造成的亞洲國家貨幣被迫升值的衝擊(少數國家則因經不住打擊已經出現了本幣對美元大幅貶值的現象);

  第三,是來自於商品渠道的衝擊,即美國次貸危機後,美國居民需求大幅下降所造成的、對亞洲商品進口需求的驟降。面對這樣三個方面的衝擊,亞洲事實上已經成為本次危機的重要受害者。

  面對危機的衝擊,亞洲應當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必須接受亞洲國家並非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主導國家這一事實;其次,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亞洲事實上處在美元區內;最後,我們還必須承認亞洲國家的經濟仍然處在內需不足以平衡產出的發展階段。只有承認以上三個事實,也就是所謂的約束條件,我們才能找到應對危機的有效方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