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中東新政策初露端倪

http://www.CRNTT.com   2009-03-25 07:20:44  


 
  奧巴馬就職伊始即任命前參議員米切爾為中東問題特使,表明要積極參與和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意願和決心。克林頓國務卿不久前出訪中東時更明確表示,以色列強制拆除東耶路撒冷巴人住宅的行為違反了有關協議。

  巴以關係的走勢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美國中東新政策的定位。美國中東新政策可概括為四個方面:其一,改變前任政府的強硬作風,修復美國在阿拉伯人中的形象;其二,繼續承諾保證以色列的安全,一如既往地捍衛以色列的“自衛權”;其三,對巴勒斯坦人的處境表示一定的同情,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國家;其四,對伊朗和叙利亞等所謂激進國家採取包括對話在內的綜合戰略。

  美國新政府一再表示將致力於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實現巴勒斯坦建國。在最近舉行的加沙重建國際會議上,美國還宣布將向巴勒斯坦提供9億美元援助。目前,中東輿論對美國的中東新政策基本持“謹慎肯定”態度,但同時又普遍認為,這種政策在中東地區的效果尚難預料。

  首先,伊朗認為美國並沒有改變對伊政策,所以沒有接美國的“橄欖枝”。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1日說,美國政府提出了“變革”口號,但“變革”不應成為空談和別有用心,美國的目標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他強調,僅有語言是不够的,美國必須在行動上作出“真正的改變”,如果美國能够作出改變,伊朗的態度也將相應作出變化。

  其次,以色列大選結束後,右翼政黨在以政壇占據了優勢,內塔尼亞胡現已與兩個極右翼黨簽署了聯合執政協議,以未來政壇出現右翼政府的可能性極高,雖然24日內塔尼亞胡與工黨也達成了組閣協議草案,但雙方能否牽手將由工黨內部投票定奪,存在一定的變數。同時,內塔尼亞胡本人對巴立場強硬,避而不談巴勒斯坦建國問題,這與美國新政府加快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想法並不一致。如何在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同時,平衡與傳統盟友以色列的關係,將是美國中東新政策面臨的一道難題。

  第三,美國至今對哈馬斯的強硬立場並沒有發生實質改變,仍將其定義為恐怖組織,但哈馬斯控制著巴勒斯坦的半壁江山,是解決巴以問題無法繞過的一方。未來如何與哈馬斯打交道,成為美國政府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此外,在中東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地區大國叙利亞,其態度對中東和平進程具有較大影響。叙總統巴沙爾近日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採訪時說,如果美國能作為中間人,叙利亞可以與以色列進行直接談判。但以色列迄今仍在戈蘭高地等問題上拒不讓步,這對以色列的盟友美國無疑是個考驗。

  (本報駐美國、埃及、叙利亞、巴基斯坦記者 李學江 李 瀟 楊 俊 孟祥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