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南海風雲:中國和平政策幷不代表軟弱

http://www.CRNTT.com   2009-03-26 09:42:25  


 
  其二,現在越南也跳出來表示高度關注,那麽它關注到什麽程度?也派漁政船來對峙還是派出軍艦?如果碰到對方比較强硬的武力挑釁,我們肯定也會派軍艦過去爲漁政船護航,這樣的話矛盾就升級了。當然,不一定會打起來。 

  海權和海軍 

  我國的經濟生存結構已經由傳統幾千年的內向型經濟結構迅速轉爲外向型經濟結構,變成一個現代海洋國家,相當于古代西方的雅典、中世紀的威尼斯、近現代的英國和荷蘭。 

  我在研究海權問題的時候,從歷史角度總結了西方海洋國家的發展模式。一個國家在什麽情况下會重視海權、發展强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即,一旦由內向型經濟結構變成依賴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經濟結構以後,必然召喚强大的海權。 

  比如,古代雅典的强大是跟掌握著東地中海的制海權息息相關的;在近現代,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發起殖民運動、對外開拓掠奪,其霸權跟它强大的海權也密切相關。 

  當然,我國現在變成海洋性國家跟過去西方國家的情况不同,在21世紀這樣一種文明狀態,殖民主義時代弱肉强食、“金錢到哪兒、炮彈跟到哪兒”的模式已經顯得格格不入。但是這種模式幷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比如美國第七艦隊在宣傳手册上開門見山就提出:“美國爲何需要全球軍事存在?因爲我們的商業利益遍及世界”。所以說,海軍爲本國的海外商業利益保駕護航,是自古以來帶有規律性的現象。 

  現在有人談起中國海軍要發展到多大規模、遠洋海軍要發展到多大規模。理論上講,中國遠洋海軍的發展、對海權的追求也是有限的,而我們的目標是:發展與自己國家海外利益相匹配的海軍,保障國家海上生命綫:以南海爲起點,西至印度洋,最後到達亞丁灣。在所經區域,如果有任何對我們海上生命綫的威脅,我們都是很敏感的。像打擊索馬里海盜方面,我們也派了軍艦到印度洋去護航。 

  這次美國在南海違反國際法和我國的法律法規,擅自在南海地區進行所謂的海洋考察,我們馬上就派船過去對峙,這實際上是向全世界發出强烈信號:我們對涉及我國海上生命綫的地區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將來會越來越敏感。 

  軍事力量有用,但幷非是解决問題的靈丹妙藥。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常規軍事力量沒有壓倒性優勢,像馬來西亞、日本都有很先進的潜艇裝備。有了强大的海上力量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問題,但沒有常規軍事力量解决起來更難。當然,有比沒有好,至少我們强大了,他國不敢如此肆無忌憚。 

  美國的矛盾 

  在亞洲走向團結的整合過程中,美國一直處于矛盾狀態。 

  按照美國的理想和長遠目標,它不希望亞洲出現四分五裂的狀况,最好像歐洲一樣整合起來,然後美國也能插一脚進來。可是從傳統戰略思維看,美國認爲亞洲存在潜在的挑戰勢力,它又想從中挑撥、做亞洲的離岸平衡手,這種想法和采取的動作又跟它的長遠目標相矛盾。 

  對美國來說,是促合還是挑撥,也是短期和長遠利益的選擇,這就要看美國政治家是否明智了。 

  美國在南海上的行爲,對東亞經濟、政治、軍事事務的整合是起負面作用的。“無瑕”號是美國派來偵察中國海底潜艇情况的,這幾年美國一直聯合日本追踪我們的潜艇,此次事件是這一系列動作的延續。 

  美國爲什麽對中國潜艇這麽感興趣?首先,美國認爲中國對它最大的威脅就是遠程導彈和携帶核彈頭的核潜艇。美國對中國的核打擊力量作過評估,認爲中國的陸基核武器發射基地威脅不大,美方只要動用常規兵力精確打擊就能一次性摧毀。關鍵是我國的核反擊力量難以捕捉,因此他們對我們的潜艇(核潜艇)特別感興趣,希望能够完全控制我們的核反擊力量。 

  另外,我國東海、北海、黃海那邊水道較淺,潜艇容易被發現;而南海水道較深,中國一個大型的海軍(潜艇)基地也即將在海南島附近建成。所以,美國想在那裏偵察測量我國潜艇的進出通道、海底地形、水溫情况等——“無瑕”號是有深遠目的的,美國對中國還是存在防範心理。 

  從純粹國家利益出發,“無瑕”號事件給我們宣示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來講提供了一個機會。“無瑕”號已經來偵察了不止一次兩次,這次我們就逼上去了,這個措施是必需的。 

  “歐盟”模式 

  南海問題很棘手,中國也存在一種緊迫感。 

  現在這個時代不是完全靠武力就能解决的,這跟我們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和諧世界的主張格格不入。但是,和平外交解决爭端也有底綫。一個國家如果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一般不會考慮動武。現在事態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 

  解决南海問題的前景,我們可以參考戰後歐洲的發展模式。例如,法國和德國曾就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領屬之爭來回拉鋸,先後經歷了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靠武力也沒能解决問題。後來隨著歐共體發展成爲歐盟,就好像出現了一個新的聯邦性質的龐大國家,各個歐洲國家成爲其中的一部分,大家都放弃了自己一部分的國家主權而服從于歐盟,實行經濟一體化、采取統一的軍事政策等。于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這些領土爭議都顯得很次要甚至很幼稚了。 

  我認爲,南海問題最終解决的模式,也是要等到東南亞地區發展到歐盟這種狀態:大家主權意識有所淡化,自然也就不那麽計較了——當然,對亞洲而言這種狀態還比較遙遠。一個國家在什麽情况下會放弃部分主權?除非在不放弃某一部分主權跟放弃部分主權的條件下,能使該國獲得更安全、更繁榮昌盛的發展——我們在歐洲已經看到了這樣的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