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看“中國不高興”的情緒?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10:30:32  


《中國不高興》之贊與駁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邱震海評論文章《如何看“中國不高興”的情緒?》,文章說,對《中國不高興》及其所代表的情緒,必須對書中“非”的部分進行細致的梳理,包括到底如何評估中國年輕人的愛國主義情緒及其盲點?如何重新定位中國在上升期與西方的關係?如何看待西方世界對人類精神世界的貢獻及其盲點?中國在上升期如何維持一個大目標?什麼樣的目標才是中國現階段的大目標?維持和實現大目標到底依靠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不高興》一書的出版為中國崛起期民族精神的反省、成熟,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契機。全文如下:

  一本書名為《中國不高興》的書正在中國大陸熱賣,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該書副標題是:“大時代、大目標及我們的內憂外患”,封面上還印著“為國直言,替天行道”,以及“抽絲剝繭驅妖蛾,敢為今世開太平”等引人注目的字句。

發現問題,提出主張

  該書認為中國內政外交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與西方的關係正處於重新定義,國民的“新愛國主義”情緒也在逐漸成型,因此中國目前迫切需要一種大目標、永恒不變的價值,甚至需要一些“英雄集團”帶領國家和社會走出困境。

  該書對當代知識分子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認為中國知識分子被各種科研基金和紅包壓垮,過於“親西方”,喪失了獨立的定位;中國需要在自我認同、產業調整升級、國防發展乃至國家定位方面,有更多不同於西方的視野。該書提出,中國須準備與西方全面攤牌,“有條件決裂”,甚至可以“持劍經商”。

  有評論認為,這本書是九十年代中期《中國可以說不》一書的續集,因為五名作者之一的宋強就是那本書的作者之一。國際輿論已對此予以密切關注,一如當年關注《中國可以說不》及其折射的民族主義情緒。然後,中國發展到今天,國際社會如何看,似乎已非重點。真正的重點在於:中國人到底應該如何看世界?如何以自信、理性的方式審視自己和別人,並給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定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