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一個國民黨老兵回憶遠征軍歷程

http://www.CRNTT.com   2009-04-01 06:27:35  


 
  由於戰爭形勢緊迫,我們在汀江沒有停留,馬上換乘另一架運輸機直飛孟關。孟關是緬甸北部的另一個重要基地,不久前被新38師和新22師攻下。這裡也飽受戰火摧殘,剛下飛機,就看到機場附近到處是遺棄的彈殼和燒焦的樹木。

  來機場接我們的是一輛十輪大卡車,很快把我們拉進一大片密不見日的大森林裡,大約半個小時後,汽車停下來,有人告訴我們營地到了。我下車一看,除了參天大樹,什麼也看不到,只看到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我們的飲水問題就靠它來解決了。

  飯後,每個班都領到刀、斧、鋸,這是在叢林裡作戰、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於是在樹林裡開辟一片空地,搭起簡易帳篷。營地周圍一片寂靜,除了我們彼此的說話聲外,唯一能聽到的就是樹上群猴的吼叫聲,一直叫個不停。

  叢林生活對我們是完全陌生的,空曠的熱帶叢林什麼也看不到,多少都有些寂寞、恐懼感。有時夜裡睡覺,某個士兵會突然在夢中大叫起來,其他人被驚醒之後,也都跟著叫起來,在深更半夜的叢林裡聽著更恐怖。現在想起來,那是不適應叢林生活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但我們當時也不懂那麼多,稱之為“鬧營”,不過鬧一陣子也就好了。

  雨季來臨的時候,天天下雨,眼看著一朵雲飄過來就會下一陣子雨,有時感覺似乎是一天有無數朵雲飄過來,一天要下無數次的雨。記得我們攻下密支那時,正趕上雨季,伊洛瓦底江的水便漫了上來,地面不能睡了,我們就睡在吊床上,行軍打仗就是這樣。

  到了緬甸,生活改善了許多,我們終於可以吃飽,而且可以天天吃到肉了。主要是美軍的牛肉罐頭,但時間長了,又覺得很膩,長期吃不到青菜,我們有時出去挖野菜吃,但能找到的野菜也有限。美軍會定期用直升機空投物資,空投前我們先找個空場,在上面擺個布板,布板顔色不一樣,表明空投的東西不一樣:我記得空投食品時用的是白色的布板,而投彈藥和武器時則是其他顔色。因為一切物資都是由美國空投過來的,所以在印緬戰場,我們結束了埋鍋造飯的歷史。

  協同作戰

  在緬甸戰場,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軍在各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優勢。60年前,中美兩國國力差距懸殊,體現在軍隊方面更如此。

  第一個讓我驚奇的是美軍的工程機械化程度。那時候,美軍就已經開始使用大批推土機、挖掘機,所以工程進展非常快,基本上部隊打到哪裡,公路就已經修到了哪裡。我們到達孟關後走的中印公路,就是1943年春開始修築的。兩個美國工兵團和兩個中國工兵團,以及大量印度工人參與其中,而我們當時還是用鏟子、錘子等最原始的工具,所以這一路讓我們大開眼界。

  我們那時候也確實感覺到美軍機械化的優勢:比如攻到伊洛瓦底江邊,只要找到船,他們馬上就能裝好發動機將船開動;遇到河流,美軍也會迅速在幾天內架好橋梁,效率非常高。美方還配備專門的修理所,修理這些機器。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美方給每個步兵連都發了一部Walkie-talkie Radio,我們當時叫它“步聲機”,那時的步聲機體積很大,要背在身上。這對行軍、作戰先頭部隊向後面指揮官傳達信息十分有利。美國軍隊在60年前就有這樣的通訊器材,不過遺憾的是,中國士兵普遍文化素質低,都不會用這種先進的儀器,幾天後,這些步話機都被送進倉庫束之高閣了。

  美國人非常重視戰前準備,對敵情、作戰地形都做好充分準備。在攻打西保前,他們不但給連以上軍官都配備了五萬分之一的大比例地形圖,還發了一份空中攝影圖。我記得攝影圖十分清晰,可以清楚看到地面上的街道、房屋、樹木等,而此前中國師長用的還是比例尺為二十萬分之一的橡膠地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