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帝國主義歷史 將終結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4-01 12:27:26  


金融帝國主義的歷史,會由他們終結嗎?
  中評社北京4月1日訊/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博士章玉貴今天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認爲“金融帝國主義歷史或將終結”。文章内容如下:
 
  西方世界沒有想到本次金融危機正在動搖他們的核心競爭優勢:金融。 

  圍繞超主權儲備貨幣取代美元本位的論爭,絕不僅僅是金融學領域的一個偶然事件。12年前,亞洲遭受金融危機時,西方可以閑庭信步,隔岸觀火,今天的西方尤其是美國,卻不能不格外緊張與不安。因為持續發酵的金融危機不僅將美歐十年來取得的金融成就摧毀大半,更在點燃各國對美國主導的既有國際金融秩序的憤怒之火。偏偏急火攻心的美聯儲在這個節骨眼上再次開動印鈔機向市場投放美元。於是,連一向溫文爾雅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拍案而起,他提出的超主權儲備貨幣的主張,很快在國際政經領域產生了“蝴蝶效應”。神經異常敏感的美國頭面人物迅速反應,堅決反對設立新全球貨幣;原本對美元的老大地位一直心懷不滿的歐盟也跟著出來幫腔。在涉及西方世界核心利益時,歐美總歸還是同調。當然,中國并不孤獨。誰都知道,在新的最優選擇出現之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并不願意看到美元迅速崩潰。新興經濟體之所以紙上“逼宮”美元,不是由於他們正在變得咄咄逼人,而是這些長期處於金融外圍地位的弱勢國家已無法忍受金融帝國主義的無休止剝奪和“忽悠”。 

  自從現代資本主義誕生以來,資本主義建構的一系列市場經濟制度確實是世界經濟繁榮與發展的巨大動力。市場經濟也因此被普遍認為是人類所發現的最有效的組織生產和安排分配的方式。美英主導設計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在維護世界經濟與金融穩定,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發揮的作用一點也不容否定。美國在戰後相當長時間裡,也的確承擔了維系世界經濟穩定的負責任大國角色。但是,正如筆者曾在此欄說過的:把全球金融體系的安危系於美國一身既是歷史賦予美國的機遇,也是歷史對美國國際責任感的考驗,更是一種危險的游戲!盡管現今的美元本位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但讓一個本質上是自私的主權國家的貨幣長期充當全球貨幣領域的公共產品,本身就是一種扭曲的制度安排。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