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志武:中國要成救世主還早得很

http://www.CRNTT.com   2009-04-06 10:03:13  


  中評社北京4月6日訊/倫敦峰會結束,此間人民網記者陳葉軍就峰會取得的成果等問題採訪了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陳志武表示,中國成為世界的救世主,還早得很,從經濟規模看,中國GDP還需要翻3倍才能趕上美國,按人均收入算,中國的距離更遠;從金融角度看,雖然這次美國金融危機非常嚴重,但那是一種“富貴病”,是金融相對制度所能支持的容量過快發展的結果,而中國是金融發展嚴重不足,金融發展還沒有足夠深化,金融體系還沒有足夠的開放;這些現實加在一起,使中國在將來的發展仍然以國內改革為主,而不是去過度追求國際主導權,內功做好繼續是重點。以下是人民網登載的訪談全文:

峰會的目的是協調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方略決議有四大成果 

  記者:G20倫敦峰會的目的是什麼?各國的出發點和目的有什麼不同?最終形成的決議有哪些主要成果? 

  陳志武:本次峰會的目的是協調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方略。會前,主要國家的出發點或者說目的很不同,美國希望把話題全放在如何振興全球經濟上,德國和法國希望談如何建立國際金融市場的跨國監管架構,中國希望談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建立超主權國際貨幣的問題,談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也就是說,美國談時下的危機如何應對問題,而西歐和中國把重點放在改革現行制度、為未來鋪好路。 

  到最後,決議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IMF的注資和由IMF幫助受金融危機重創的東歐、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這是本次峰會最具體的結果; 

  二是同意建立某種跨國金融監管機構,但具體如何做沒有涉及,這一項的難度、來自美國的阻力會很大,因為涉及到金融政策與監管的主權問題; 

  三是就消除“避稅天堂”的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這一塊執行起來也很難,因為等於是要求各國互相分享銀行以及各類金融機構的客戶信息數據,否則,他們怎麼消除“避稅天堂”呢? 

  四是要對對衝基金等行業監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