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人權狀況的正反面

http://www.CRNTT.com   2009-04-17 10:40:36  


人權計劃將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杜平文章“中國人權狀況的正反面”,文章說,如同所有國家一樣,中國的人權狀況無疑具有正反兩面,其真實情況是絕大多數人的權利都受到尊重和保護,絕非像西方人權組織所渲染的那樣糟糕和可怕。可是,在外部世界看來,為什麼中國人權狀況的負面形象要大於正面?全文如下:
 
  在過去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裡,中國政府相繼宣布了兩項重大決定:一是攸關幾億人口的醫療改革方案;二是關乎公民基本權利的“人權行動計劃”。與主辦奧運會和飛船上天相比,這兩大國計民生的課題明顯更具現實意義。可是,官方主流媒體的報道似乎還不夠充分,因為基層民眾是否完全知情值得懷疑。

  為了說明上述兩大舉措的重要性,筆者不妨介紹一下大致內容。

絕無僅有的龐大醫療安全網

  首先是醫療制度的改革方案。4月7日,中國衛生部宣布,中央政府將在今後三年之內撥款8500億元人民幣,以便在2011年底之前建立覆蓋全國的醫療服務體系,使90%以上的人口都能享受醫療保險。其中,中央政府將支持建設2000所縣級醫院、2萬9000所鄉鎮醫院,使每個縣至少有一個標準的縣級醫院,使全國70萬個鄉村每個村都有醫務所。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其二是保護基本人權的行動計劃。4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就今明兩年的人權保護問題,發表了有史以來第一份“人權行動計劃”。該計劃承諾,在今後兩年之內,中國城鄉地區將逐步按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增加弱勢群體代表的比例;嚴禁刑訊逼供和非法收集證據;嚴禁非法拘禁、錯誤羈押和超期羈押;嚴格控制和慎用死刑;為民眾開辟更多申冤和上告的渠道;保障記者的採訪權、批評權、評論權和發表權。

  “人權行動計劃”的上述內容,實際上都包含在憲法和過去發表的人權白皮書之內。但與過去不同的一點是,中國政府此次明文規定了落實這些計劃的時間表,也就是在今明兩年拿出成績。這也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中國政府已把自己置於人民和外界的監督之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