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採認大陸學歷 對歷史負責

http://www.CRNTT.com   2009-04-21 12:12:10  


不承認著名學府學生的學歷,本身就是很可笑的事。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訊/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楊景堯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呼籲“對歷史負責,採認大陸學歷”。文章内容如下:
 
  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台是馬英九主要政見之一,新政府成立將屆滿一年,何時落實此一政見仍然遙遙無期。據悉是因為如何落實缺乏共識,“立法院”遲遲沒有優先處理,令人感到遺憾與不解。

  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台政策,無庸置疑絕對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決定,而且是一條不歸路—因為開放就無法再回頭,所以謹慎是必要的。但是謹慎不意味著停滯或是畏懼,執政者必須勇敢領導前進,為政見負責。馬英九不只一次公開宣示此一政策,但至今看到的都是“事務”的考量,包括“三限、六不”,各種力量的折衝抵銷馬英九的意志。

  這令我想到了今年香港金像獎最大贏家“赤壁”。“赤壁”之戰發生在西元三世紀東漢結束之際,過了八百年宋朝蘇東坡的“赤壁賦”以“軸艫千里,旌旗蔽天”描述當年戰爭時曹操艦隊的壯盛,但也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慨嘆來面對歷史。再過了一千年後的今天,吳宇森大導演斥資數千萬重建當年戰爭場面,對“赤壁”重新詮釋,也獲得金像獎的肯定。至於當年的一些細節,現代的觀眾恐怕就不是那麼印象深刻了。

  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台的政策,多年以來一直被許多“想像的”問題困住;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擋不住的趨勢。好不容易經過了民進黨八年的“積極反對”結束之後,進入“新國民黨”時期。我在想:一百年後、五百年後的歷史將會如何回顧今天國民黨政府的此一歷史性決定?這正是政務官展現擔當的時刻。很遺憾,馬的政見無法落實,“謹慎”成為沒有進度的藉口,各部會事務官的行政與現實考量成為決定政策落實與否的關鍵。

  任何政治性的決定一定有其政治成本與風險,這也正是政黨政治的體現。但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台的政策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政治人物必須勇敢面對負責,趕快通過並公布實施,至於事務與行政問題交給各部會事務官員去操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