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上海建國際金融中心始末

http://www.CRNTT.com   2009-04-22 09:38:51  


 
  2008年12月初,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來到上海考察,期間過問了《意見》的情況。之後,發改委《意見》(代擬稿)也最終成文。

  2009年1月16日,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和上海政協委員座談時公開表示:“在‘兩個中心’一些政策突破上,中央有些部門覺得是不是‘突破’的太多了,覺得有些擔心。克強同志來上海時,他主動和我聊起來了《意見》的情況,克強同志當時就把上海起草原件調閱過來,看了之後認為‘力度很大、要求合理’,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基本上照此去起草《意見》。”

  《意見》爭議焦點:

  臨近出台 稅收問題仍有爭議

  記者了解到,在李克強副總理過問《意見》進展之後,在一些問題上各部門就各自的不同看法進一步溝通和磋商。

  今年2月16日,國家發改委向國務院提交了對《意見》(代擬稿)的意見,各部門對《意見》(代擬稿)的內容已經“基本達成一致意見”。

  但在從事國際航運船舶涉及關稅、增值稅和出口退稅問題上,各方仍未達成一致。如上海市、交通運輸部明確表示了應該給予支持的態度,稅務部門認為可以採取稅收減免,但也有部門表示反對。

  事實上,在“兩個中心”稅收制度上的鬆動被不少學者視為《意見》的實質性內容。去年9月3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地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培星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曾向記者坦言,“擴展洋山保稅港區相關功能需要在該份《意見》中獲得體現。”

  而周振華認為,發展金融、航運這樣的現代服務業與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有所不同,應該突出人力資本、品牌、渠道的價值。目前國內的個人所得稅法所規定的稅率,遠遠高於國際金融中心爭奪者的香港和新加坡。

  事實上,《意見》的細則已經明確提出,(在上海)基本形成符合發展需要和國際慣例的稅收、信用和監管等法律法規,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

  《意見》真正落實:

  試水意義 “以改革建制度”

  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為了使《意見》更好落實,應該考慮到建立協調機制。

  根據上海市新聞辦公室提供給媒 體的公開資料顯示,國家有關部門將建立必要的協調機制,來研究解決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不過,單單依靠“協調推進機制”似乎很難解決上海在落實建設“兩個中心”這一國家戰略中的所有問題。

  在採訪中,不少上海市政府智囊和學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樣一個觀點,《意見》之所以把“改革促發展,以改革解難題,以改革建制度”看得如此重要,或許在國務院領導看來只有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高效的行政體制、廉潔的公務人員,才是落實中央部署的真正保證。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解難題,以改革建制度。推進企業改革和改組,特別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這一提法被寫入《意見》,意味著中央要求上海進一步在政府改革、企業改革方面應該勇於爭當“排頭兵”,敢於“先行先試”。

  目前,無論是“企業改革和改組”,還是“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上海在這兩方面的改革依然正在推進之中。不過周振華認為,由於這兩項改革涉及多方利益且錯綜複雜,改革的過程可謂任重而道遠。

  如何通過改革促進上海經濟發展整體轉型,如何落實“兩個中心”《意見》所賦予上海的歷史使命,如何讓上海的經濟在轉型之後更具活力,成為了上海在2020年建成“兩個中心”前必須解答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