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湯一介:尋求文化中的“共通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09-05-07 11:12:50  


 
  因此,有鑒於建構性的後現代主義在西方逐漸發生影響,那麼相對於“現代社會”,是不是“後現代社會”將可能是以“和諧為體,中庸為用”的社會呢?“和諧”作為一種理念,它包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社會的和諧)、人自我身心的和諧等極富價值的意義。在這種種“和諧”中必須不斷地尋求平衡度,這就要求由“中庸”來實現。中國社會能順利地走完現代化過程,這當然是非常困難而且漫長的。但是由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關於“和諧”和“中庸”的思想資源,也許很可能比較容易進入“建構性的後現代社會”。正如科布所說:“中國傳統思想對建設性後現代主義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我們不能簡單地回到它。它需要通過認真對待科學和已經發生的變革的社會來更新自己。前現代傳統要對後現代有所裨益,就必須批判地吸收啓蒙運動的積極方面,比如對個體權利的關注和尊重。”科布的這段話,對我們應該說是很有教益的。

  馮友蘭先生在他的晚年常常提出一些新奇的看法,他自己說,他的這些新看法是“非常可怪之論”。我想,我的上述看法也許也是一種“非常可怪之論”吧。請大家批評。

  (湯一介小傳:1927年2月生於天津,原籍湖北省黃梅。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83年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美國俄勒岡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麥克瑪斯特大學等校客座教授。著有《郭象與魏晉玄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在非有非無之間》、《湯一介學術文化隨筆》、《非實非虛集》、《昔不至今》、《郭象》、《佛教與中國文化》、《生死》及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