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面對危機歐美各有盤算 中國怎麽辦

http://www.CRNTT.com   2009-06-07 09:57:41  


濫發美元的後果必然是美元地位不保,會造成嚴重的美元貶值,最終仍會導致美元與美元資產價格的崩潰。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G20峰會由於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在全球一片喝彩聲中結束了。經濟參考報日前發表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文章分析,這個新秩序真的可以建立起來嗎?所謂的新秩序又真的比原有秩序更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嗎?

  一、建立世界金融新秩序的可能性

  文章表示,建立有監管的世界金融新秩序,還是要從貨幣說起。信用貨幣是由各國政府用信用來擔保的貨幣,其前提是政府要保證貨幣的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這樣就有穩定的幣值,就不會出現通脹。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發達國家的產業開始大規模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導致發達國家的物質產業自給能力大幅度降低,必須從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發達國家在物質產業轉移後,開始轉入到大規模金融商品生產,尤其是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使金融商品的生產規模變得無限巨大,世界資本的主體也由此從物質產品的生產,位移到虛擬經濟領域。到目前,世界每年的貨幣交易額高達700~800萬億美元,其中與商品生產和流通有關的部分只占1%,世界每年的金融商品交易額超過2000萬億美元,世界GDP卻只有50萬億美元,與商品生產和流通相關的金融活動僅占2.5%。中國等擁有巨大貿易順差的國家用出口所獲得的貨幣購買了金融商品後,發達國家就可以用所得到的貨幣來支付進口,從而形成了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的資本新生態。

  資本的基本屬性就是不勞而獲與貪婪,在傳統的物質生產過程中,產業資本的利潤率一般都在10%以下。而發達國家可以從國際產業轉移中與衍生金融商品發展中賺到高達幾十倍的利潤,他們會願意走回傳統的發展物質產品生產的老路上去嗎?所以,讓發達國家加強金融監管,限制金融商品的制造能力,無異於讓他們自殺。

  在新全球化時代,發達國家就是想退回原有的物質資本主義形態也退不回去。只要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要素價格顯著低於發達國家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發達國家的物質產業競爭力就不可能恢複,這也決定了發達國家只有朝著更加經濟虛擬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由於加強金融監管不符合占據資本主導地位的虛擬資本的利益,就注定了所有有關加強監管的言論與條約,最終都會淪為空談。

  另外,新全球化之所以能如此在以前十多年以摧枯拉朽的氣勢展開,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同時滿足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而不是像以往兩次全球化那樣,僅僅對發達國家有利。是因為在虛擬資本主義時代所出現的金融創新,及其所創造出的金融繁榮,能够在世界範圍內消滅產品剩餘,從而給過剩形態的傳統資本主義找到了一個消除過剩的新出口,建立了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總供給與總需求的新平衡機制,更加有利於世界經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