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哲文:現在的申遺搞得有點過濫

http://www.CRNTT.com   2009-06-13 12:35:33  


現在的申遺搞得有點過濫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訊/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張廷皓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訪談言論今天在《新京報》登出,其中師從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的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指出“現在的申遺搞得有點過濫”。文章内容如下:
  
  ●有人批評我是溫和派,其實我不是溫和派,我是協調派。我曾建議國務院成立一個旅游協調小組,讓有關風景名勝、文物、歷史名城、旅游等負責人、專家坐在一起,協調解決。

  ●我一貫主張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不能分開。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由文化部門主管,物質文化遺產由建設部門、文物部門主管,不利於將二者結合起來同時保護。

  ———羅哲文

  ●對圓明園橫店複建,我當時是非常反對的。無論是從土地利用的角度,還是異地重建消失古建築的角度,我都是堅決不同意的。

  ●我們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這是非常大的事情。比如保護大運河,關於它的堤壩價值,有時候都分不清這是不是過去的堤壩和河道。

  ———張廷皓

         開發商就是要賺錢  關鍵是政府要把規劃搞好

  新京報:6月13日是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怎麼評價近些年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張廷皓:這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比較快,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都很積極,這證明全社會保護積極性的提高,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但這些年,因為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歷史文化名城名鎮遭到了大面積破壞,北京四合院發生過大面積拆除。特別是大拆大建的模式,在有的地方形成了一些衝突。

  當然,有的地方也有好的經驗,比如西安的大明宮遺址公園,原來是臟亂差的地方,現在把占據遺址幾十年的棚戶區搬遷出去,既改善了城市面貌,也使老百姓改善了生活。所以我認為,做好文物保護肯定會有利於改善整個城市面貌,而不一定要靠大拆大建,相反,大拆大建的代價是巨大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