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ECFA公投? 民進黨政治取巧

http://www.CRNTT.com   2009-06-28 12:15:26  


簽訂ECFA對台灣經濟極爲有利
  中評社台北6月28日訊/“民進黨決定發動‘ECFA該不該公投?’公投,而非‘你贊成還是反對ECFA?’公投。選擇前者而非後者作為公投題目,顯然是政治取巧。但無論是哪道題目,無非都在濫用‘公投’這一重要公器。”台灣《聯合報》今天登出陳宜中、廖元豪的文章——“ECFA公投? 決策透明更重要”,對民進黨的行爲作出評述。文章内容如下: 
 
  和五年前軍購公投如出一轍,這是“把公投當成選舉工具”的另一惡例,其目的不外乎是想為民進黨的年底選情加溫造勢。誰要是相信這種公投有助於“民主深化”,恐怕就真的太天真了。

  試想:如果“ECFA該不該公投?”的公投沒過,民進黨就會停止對馬政府“傾中賣台”的指控嗎?就會放棄對ECFA的包裹式抵制嗎?此前,民進黨並未因軍購公投沒過而改變其軍購立場,反倒宣稱該公投結果僅供參考而已。如今重操公投綁選舉之舊業,焉能不使公投進一步喪失其憲政地位及公信力?

  我們重視公投,主張鞏固公投之憲政地位,但反對握有政治資源的(藍綠)政黨濫用。以核四為例,這是一個社會大眾長年爭議不休,而正反意見又已充分表達的重大公共議題,當可通過公投做出決定─但民進黨政府卻裹足不前。

  再以和平協議為例,我們認為任何涉及改變兩岸政治現狀(如解除敵對狀態)的協議,皆須通過公投以取得正當性和約束力。然而,無論是軍購公投,還是ECFA公投,並不屬於這兩類情況。

  有些人宣稱,ECFA中了中共“以經促統”的詭計,因此非得以公投展現反對民意不可。但促進兩岸民間交流與經貿關係的正常化,不正是去年大選時馬英九的主要政見?這是百分之五十八的新民意,應該還不算是舊民意。動輒拿中共的一廂情願來嚇唬自己和別人,豈非低估了台灣選民?

  這種新民意的具體執行方式,的確需要在野黨的有效監督,但是公投卻並不等於有效監督。真正有效、且更有利於“民主深化”的作法或許在於:落實民主政府資訊公開、決策透明的精神,要求政府把關於ECFA談判過程或協議的重要草案,攤在陽光之下,供在野黨、“國會”和全體公民查找不足。由於ECFA涉及重要且敏感之公共利益,政府不應動輒以“國家”機密或談判效率為由,規避公眾的監督與批評。像WTO談判搞出紅標米酒價格高漲,實乃任何兩岸談判皆須避免的。而要求最大程度的決策透明化,不但是“自由民主”的題中之意,也可以增進台灣民眾對兩岸政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