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09-07-03 11:20:48  


 
            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濟增長率明顯偏低。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降至6.1%,比上年同期低了4.5個百分點。這導致財政收支矛盾加劇,就業壓力上升。其重要原因在於需求面依賴外部經濟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觀,而主要貿易夥伴經濟低迷不振,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外貿前景不明,需要通過擴大內需予以彌補。

  內需擴張仍然脆弱。投資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府投資高位運行的持續性需要關注,落實刺激經濟的配套資金是目前地方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製造業投資仍低於正常年份,為滿足出口需求而形成的生產能力完全轉向內需的難度較大;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的效果還不明顯,民間投資增長動力不足。影響民間投資增長的原因主要有:投資者信心和能力不足;傳統投資領域回報率低,而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資熱點;公共服務領域進入門檻過高,民間資本投資空間窄。消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就業率下降,居民收入增加受限;消費結構升級受阻。從房市看,當前房價依然較高,改善住房條件的潛在市場需求短期內難以充分釋放。從車市看,短期難以出現跳躍式增長。除了住房和汽車,還沒有出現新的消費熱點。消費增長不足會制約民間投資跟進,也會加劇生產加工能力過剩的矛盾。

  結構調整動力不強。主要是結構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不足,東部沿海地區主要是被經濟危機倒逼著進行結構調整。持續性而非周期性的結構調整,需要有制度性、體制性、機制性的安排。

  產能過剩和市場需求不足的矛盾加劇。突出表現在:工業產品銷售率持續下降,庫存明顯增加;企業效益大幅滑坡,尤其是一些產能過剩行業虧損十分嚴重;產品價格大幅下跌。

  無效貨幣投放風險加大。近幾個月來,中國貨幣信貸高速增長,其中投機性或低效率貨幣投放的增加很可能加大未來通貨膨脹壓力。信貸投放的結構性問題對未來經濟增長可能形成一定制約,包括: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不明顯;居民信貸額度占比偏低;部分資金未流入實體經濟,將降低信貸對企業生產活動的支持力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