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救美 切莫傷及自身

http://www.CRNTT.com   2009-08-05 14:53:17  


中國經濟此番被美國金融海嘯害得不淺
  中評社香港8月5日訊/資深評論員陳群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中國救美切莫自傷”。作者表示:“中國救美首先考慮的確實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無奈處於兩難的境地:救美就是繼續替美國人買單,不救美的損失也難以承受。筆者以為,美國危機已經不是傳統周期性資本主義危機,而是文明性衰退。中國救美切莫傷自己。”文章内容如下: 

  此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歷史性突破,全球對此表示欣慰。但有個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美國為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使出了渾身解數,不顧公開讚揚,不顧面子大傷。有外電慨嘆“落架鳳凰不如雞”。筆者以為,美國從來算不上“鳳凰”,稱之“虎落平陽”更恰當。冷戰至今,從來都是美國“虎”欺負中國,何曾見過中國欺負美國?即便如此,當今從中國決策層到智囊團,都在為“如何救美”(繼續買美國國債)傷腦筋。救美與自救互為因果,雖說“美國人消費,中國人買單”令人心中不爽,如鯁在喉,但“救美”之事著實複雜,只盼切莫救美不成反傷自己。

       中國被“虎”害得不輕

  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但不能忘記這場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把中國害得不輕。新興市場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金融救援的願望,在風暴中徹底崩潰。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包括“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在內,東歐和亞洲新興國家也同樣遭受重創,股票市場紛紛崩潰。與去年10月底相比,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股指分別下降66.5%、45.5%、43.6%和64.5%,跌幅比美國(38.4%)和英國(39.3%)、法國(42.2%)還大。為什麼?一是因為過去“牛市過牛”股價過度上漲的客觀原因,二是因為擔心主要出口市場的美歐經濟陷入低迷,可能會遭受打擊的主觀原因。韓華證券首席研究員趙容贊表示:“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下降1%,中國的增長率因受其影響將下降1.3%。”“金磚四國”為防股市崩潰,紛紛用下調利率等手段“救市”。俄羅斯已經兩次降息,中國、印度、巴西等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2至4次下調利率及現金儲備金率。據中評社香港消息,去年“金磚四國”股價已縮水一半。

  筆者以為,中國算得上受美國“虎”之害最重的國家之一。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除美元與人民幣匯率浮動、美元不斷貶值,出口嚴重受阻等等外,中國還成為美國利用WTO侵害別國而受害最多的國家,在中美“對話”期間也未停止。國人對“救美”質疑,確有合情之處。

  其實,中國救美首先考慮的確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無奈處於兩難的境地:救美就是繼續替美國人買單,不救美的損失也難以承受。如美林證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劉二飛對媒體表示:“如果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美國將停止從中國進口貨品,這將損及中國的需求……是一個雙輸之局”。有媒體認為,中國救美是一種“相互並存的雙贏之道”。故中國領導人在多種場合承諾與國際社會攜手,共同應對這場全球金融危機。需要強調的是,在全球危機背景下,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政策協調,和衷共濟,共渡時艱,是一種負責任的大國選擇。筆者以為,正如有專家指出的,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維護東亞地區經濟穩定、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不在危機關頭大量拋售美元等,都是中國能夠而且願意承擔的義務。但並不意味著中國“理當救美”,那種仍以霸權面目誘迫中國斥巨資購買美國國債的行為,則是只顧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不過是美式霸權思維在危機中的又一反映。目前,中國擁有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使用這筆巨資,是中國人自己的權利,任何人無權覬覦。中國的外匯儲備,應保證13億人口大國長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才是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即使救美,也是為了這個大目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