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房地產調控須堅持市場化原則和民生本位

http://www.CRNTT.com   2009-08-11 15:24:12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面對逐漸失控的房價飈升,六部委再次集結。近一個月內,央行、銀監會、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國家稅務總局等六部委先後對房地產市場發出加強監管的信號。

  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論稱,六部委的憂慮來源有自:今年4月以來,各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均出現了30%-50%的漲幅,但7月京、滬、穗、深四大一線城市首次出現月成交量全部下跌的局面,而蘇州、合肥、成都等城市交易量則繼續升溫。由於一線城市總是房價的風向標,這一信號不得不令人擔憂,房地產市場的供求結構尚未調整到位,房價就已經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提前上漲,這不僅將令房地產市場改革成為不可能,而且有可能對房地產市場復甦構成阻力。

  文章認為,這一輪房價上漲無疑是今年以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所導致的貨幣現象,但有關部門對房地產治理政策的搖擺不定亦難辭其咎。事實上,出現“多部委聯手查房”已經不是第一次。例如在2006年末,就有“十部委通報房地產調控落實情況:部分城市漲幅過高”。2007年,又有“國務院率九部委調查組奔赴全國排查樓市”,而在今年5月,也有“各地房價漲幅創新高八部委提前啟動檢查”以及“四部委肯定房企降價新政帶動業主放盤”等等新聞。到今天“六部委釋放緊縮措施”,許多措施都恐怕都已經是老面孔,例如銀監會再次收緊二套房貸政策,國土資源部再次嚴肅土地政策,國家發改委再次要求加強房地產價格和收費監管。這些政策之所以被重溫和重申,無非是因為曾經經歷搖擺和反覆。

  回顧2007年末開始的房地產結構調整改革,許多政策措施至今尚未完全展開,例如住房保障體系的完善,廉租房的大量供應,土地供給規模和房地產產品結構的調整等等。以一個“二套房貸”為例,正是因為在2008年末,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已貸款購買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再申請購買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執行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優惠政策。導致各地紛紛採取各種“變通”的手法,在實際上嚴重削弱了“二套房貸款從嚴”的規定。在廣州,已經有部分銀行明確告訴消費者二套房可以享受首次置業優惠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