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港人治港 呼喚政治家

http://www.CRNTT.com   2009-08-19 15:45:09  


“港人治港”並非僅僅是口號,需要有政治人才。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訊/資深評論員薄夫林“治理香港需要政治家”,作者認為,特區政府的管治需要有經驗的政治領導人。文章内容如下:  

  回歸後成為主要官員的多是舊體制下的政務官,過去只是執行政策,遠離決策核心,不很懂政治。從社會進入管治班子的人多來自商界和專業界,也欠缺政治領導的閱歷和經驗。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管治出現的問題,有些是因為在“港人治港”條件下行政管理經驗不足,也有不少是因為政治領導經驗不足。

  香港不是政治城市,但香港的確又是一個政治極複雜的地方,管治香港從來就不是單純的行政工作。港英時代從倫敦派到香港的總督,一方面負有同中國打交道的政治任務,一方面要維持對香港人的有效統治,兩方面均要求管治者有一定的政治經驗。上世紀七十年代後,英國改變了以政務官出任港督的慣例,改由外交部派出,就是因為看到管治香港非政治高手不可,而政務官的閱歷和經驗是難以勝任的。港人熟悉的葛量洪、麥理浩以及末代港督彭定康,個個都是搞政治的行家老手,他們敏銳的政治嗅覺,巧妙利用制衡藝術,緩解社會矛盾的手法,以及主導社會輿論的能力,直到今天仍為政界中人津津樂道。 

           政經形勢複雜 須政治家治港 

  香港回歸的轉變是歷史性的也是政治性的,由港人組建的管治班子接手管理自己熟悉的香港,面對的卻是一系列嶄新的課題,首先是“一國”之下兩種制度的政治鴻溝,其次是深受西方影響、利益紛陳、政治分化的香港社會,管治難度比港英時期不知要高出多少,難怪很有政治經驗的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坦言,在香港做特首並非易事,假設他是香港人的話,寧可選擇營商也不會從政。單從這一點,無論是前任特首董建華、現任特首曾蔭權,還是有意競逐下任特首的人士,其勇於承擔的責任感和知難而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欽敬。誠如李嘉誠所言,特首一要得到港人信任,二要能夠勝任,兩者缺一不可。董建華當特首人們說是“商人治港”,曾蔭權當特首人們說是“公務員治港”,事實上,純粹的商人和純粹的公務員都不可能治理好香港。除了得到港人信任,理想的特首應當是既有豐富行政經驗又懂經濟的政治家,而特區整個管治班子也要有較高的政治水平。 

  近代中國出了不少大政治家,被列入二十世紀世界十大政治家的中國人就有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位。中共老一輩領導人蓋棺論定,也有不少獲“政治家”稱謂,如周恩來、朱德、陳雲、李先念、胡耀邦、彭真、鄧穎超、葉劍英、楊尚昆等等。“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事業,以香港在中國的獨特憲制地位以及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是應當出政治家的。政治家是為一個遠大理想和目標奮鬥的人,是對國家或民族的命運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香港的政治家應當有“一國兩制”的堅定信念,有探索實踐的創新開拓精神,有高瞻遠矚的膽識和魄力,有駕馭複雜局面的應變能力,有化解各種矛盾的政治智慧和經驗,有帶領香港全社會建立一番事業的動員力、親和力、決策力、執行力。 

                   缺乏政治人才 管治難以改善 

  然而,缺乏政治人才恰恰是香港特區的先天不足,更遑論政治家了。回歸後成為主要官員的人多是舊體制下的政務官,過去只是執行政策,遠離決策核心,不很懂政治。從社會進入管治班子的人多來自商界和專業界,也欠缺進行政治領導的閱歷和經驗。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管治出現的問題,有些是因為在“港人治港”條件下行政管理經驗不足,也有不少是因為政治領導經驗不足。政治水平不高最通常的表現是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判斷力,有些問題雖屬無心之失,卻反映管治者腦子裡缺少政治這根弦。決定政策顧此失彼,推銷政策手法僵硬,民怨乍起束手無策,突發事件反應不快,需要靈活變通而固守常規,都暴露出管治班子的政治經驗不足或缺乏政治智慧。 

  曾蔭權出任特首後提出“強政勵治”。“強政”有兩方面意涵,一是強化行政主導,二是強化政治領導。在2008至2009年施政報告中,曾蔭權談到行政長官的兩種角色——首先是政治領導的角色,其次是行政管理的角色。政治領導包括倡導未來發展目標及維護社會核心價值,同時將這些目標和價值體現在施政綱領、發展策略及公共政策之中。如此看特區政府的責任,就管治者的政治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實行問責制,讓主要官員對施政負起政治責任,是強化政治領導功能的必要舉措。同時,官員直接面向民眾,與立法會、政黨及社會各界互動,“在游泳中學習游泳”,也督促治港班子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政治水平。曾蔭權承認,“在政治角色方面,由於特區政治建制仍在逐步發展完善,擴大政治委任制以及行政長官的管治方式、管治風格,必定有改進的空間”。“一國兩制”的實踐過程就是造就治港人才的過程,相信香港管治班子在政治上會一天比一天成熟,香港也一定會產生出堪稱“政治家”的領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