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無核化” 仍是朝鮮半島癥結

http://www.CRNTT.com   2009-08-21 11:40:53  


金大中逝世使人們追憶他對緩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不懈努力。
  中評社香港8月21日訊/“實際上,朝鮮半島問題的癥結還在無核化,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實際上都沒有在此後退。相信,武大偉到訪平壤,在這個問題上也會澆平壤冷水,使朝鮮明白保留核武器無益有害。而美國也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和平壤關係正常化的前提。說到底,球還是在平壤手上。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以及發展,必須以平壤棄核為基礎,與此同時相關國家也必須對朝鮮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給予承諾和保證。 ”香港資深評論員劉斯路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強調“朝鮮半島癥結還在‘無核化’”。文章内容如下:

  力倡兩韓和解的陽光政策的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離世,朝鮮方面當天通知韓方,根據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指示,朝鮮將派專人攜帶金正日敬獻的花圈前來韓國,對金大中因病去世表示哀悼。金大中是帶遺憾離開人間的,從他在朝鮮二次核試後發表的文章看,他對美國前總統布什改變克林頓的對朝鮮緩和的政策,使到他和金正日營造的兩韓關係逐步修好的形勢逆轉,非常惋惜。他的離世,是使到韓國的鴿派力量更加削弱,還是為現任的鷹派總統李明博轉向溫和提供契機,令人關注。 

        武大偉訪朝值得關注 

  事實上,朝鮮半島近一個時期出現了不少緩和的氣氛。中國副外長武大偉以朝核六方會談主席的身份,到平壤進行約一周的訪問。他將與朝鮮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外務省副相金桂冠等舉行會晤。由於兩人的特殊身份,沒有人會懷疑他們主要商討朝核問題的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武大偉此行的“一後一前”: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朝之後,在中國高層特使、國務委員戴秉國將訪平壤之前。因此,他能否繼續克林頓的好勢頭,並為戴秉國完成臨門一腳,重啟朝核談判,備受矚目。 

  筆者判斷,武大偉此行有三個可能:第一,平壤基本上同意重返六方談判桌,留待戴秉國最後宣佈。第二,不進不退,平壤既不同意棄核,但是也承諾暫不再進行核試。第三,平壤不但不承諾重返六方會談,反而要求中國承認或者默認朝鮮核國家的地位。 

  另外,金正日和各方的關係都有緩和的現象:與美國,見克林頓,放兩名女記者;對韓國,金正日幾乎全部答應韓國現代集團會長玄貞恩的要求,釋放該集團員工。近期,美韓舉行“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事演習前,平壤指是以朝鮮為目標的具有冒險性和危險性的核戰爭演習。但是,韓美聯合軍演開始,朝鮮未採取特別軍事措施。於是,有國際評論說,“中美對朝剛柔並濟,朝鮮開始軟化”。 

                朝鮮態度有所軟化 

  到底金正日是否軟化?其實是兩看。有國際評論指,聯合國對朝鮮核試實施制裁後,在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時,中國並沒有完全與美國站立在同一陣線。但是,中國卻全面中斷對朝輸出與核武有關的戰略原料,並與涉及武器交易的朝鮮光鮮銀行斷絕交流。光鮮銀行參與朝鮮導彈買賣活動,已於11日遭到美國政府凍結其在美資產。中美都凍結光鮮銀行資產,被指是朝鮮態度軟化原因之一。 

  但是,金正日對中美韓緩和關係,並且得到對方的回應,平壤也可能會有另一個解讀,那就是默認或者承認平壤擁核的事實。這也可能是金正日最想要的東西。試想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擁核地位,也是經歷過從被制裁到默認以至承認的過程。事實上,上周美國國務院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助理國務卿克勞利暗示對朝關係有微妙變化,那就是美國一直將朝鮮棄核作為美朝對話的前提條件,但現在似乎只要朝鮮進行“政治承諾”,也能實現美朝對話。對於美國的微妙變化,如果平壤不正確解讀,也可理解為美國要求朝鮮“棄核”的政策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