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日本選民 緣何製造大變天

http://www.CRNTT.com   2009-09-01 11:35:07  


日本政壇變天,表明了日本民衆對現狀的不滿。
  中評社香港9月1日訊/李因才的文章“日選民求變致政壇‘變天’” 

  第45屆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在眾議院全部480個議席當中,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狂攬了308席,一躍成為第一大黨,執政黨自民黨議席則大幅縮水了60%,從選前的296席降為119席,成為最大輸家。 

  自民黨自1955年組建以來,從未經歷如此慘敗。即使1993年被七黨一派聯合拉下台時,自民黨也依然維持眾院第一大黨穩固地位,掌控了其中的233個議席。此次選戰,在民主黨的凌厲攻勢下,連自民黨的許多要員也席位難保,形勢逆轉之大令人震驚。 

           自民黨遭受五十多年來慘敗 

  此次大批隱性選民和對選戰不感興趣的年輕人被催發出來投票,致使投票率高達69%以上,彰顯出民眾的急切求變和對自民黨的不耐煩心理。2005年9月大選以來,自民黨已先後推出了3位首相。不過,由於提振經濟乏力,特別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以來,日本經濟連續4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加之自民黨不斷曝光的醜聞和內部權力分化,導致民意支持大面積流失。 

  在安倍倉促下台之後,無論是老成持重、獲黨內多數派閥支持的福田康夫,還是精力充沛、富有改革精神的麻生太郎,都未能重拾民眾對自民黨的信心,兩人在台民意支持率多徘徊在20%左右的“危險地帶”。由於超低空飛行,遂使政權舉步維艱,改革倡議多半落空,這反過來又加重了自民黨的執政危機。 

  自民黨消極護權的姿態也激怒了選民。自去年秋季,自民黨利用執政地位將解散眾院、舉行大選的日期一再壓後,給民眾留下負面印象。部分選民認為自民黨圖謀私利,一心只為延續政權,卻不顧忌民眾的籲求。於是他們便在此前的地方選舉與此次的議會大選當中用選票懲戒自民黨。 

                  民主黨首次執政受考驗 

  1993年之前,自民黨一直是單獨執政,史稱“1955年體制”,這一體制在1993年被正式終結後,中間經歷了3年左右的政治混沌期,由多個小黨聯盟掌權。1996年,橋本龍太郎接替社會黨村山富市出任首相,自民黨重歸執政地位。不過,此後自民黨雖“一黨獨大”,但卻始終無法單獨執政,自2003年,公明黨成了自民黨的固定搭檔。在此期間,1996年成立的民主黨實力不斷壯大,2007年7月,在參議院選舉中,民主黨一舉取代自民黨成為該院第一大黨,奠定了日本政治向兩黨制方向演變的重要基礎,導致此後自民黨的幾屆內閣執政步履艱難,政權頻繁更迭。 

  此次選舉,可以說是自民黨和民主黨的易位戰,兩黨不論在參院還是在眾院,都保持懸殊差距的議席。從中也可推斷出,未來日本的兩黨制不會是美英式勢均力敵的“平衡兩黨制”,而是一大一小的“非平衡兩黨制”。特別是考慮到自民、民主皆屬保守型政黨,兩黨選民基礎存在重合,任何一個政黨上台都需拉攏對方的選民來獲取支持,這可能使“非平衡兩黨制”成為未來的主導政治生態。 

  這也預示,民主黨上台之後,地位很難穩固,很可能遭遇強勁挑戰。同時,這種“非平衡兩黨制”也將使小黨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但勢力不會太大。而像公明黨這樣握有20多個席位的政黨,由於具有重要的“勒索能力”,將成為各方拉攏的對象,地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