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拉美經濟社會改革 對亞洲有何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09-09-08 00:41:00  


 
  三,注重維持變革社會中的秩序  保持社會穩定 

  我在玻利維亞聖克魯斯親身經歷的動亂,促使我思考,中國、越南等亞洲轉型國家 如何避免類似玻利維亞這樣的國家所遭遇的轉軌型“內鬥”和劇烈的社會震盪?由衷感到,轉型 國家在改革中,一定要有基本的社會秩序、基本的社會規範, 必須保持國家的統一性和社會的穩定性。沒有基本的秩序和規範,改革無從談起, 不僅經濟市場化這個“雞蛋”會被打破,而且社會公正這個“雞蛋”也會被打破。這就應了中國偉人鄧小平的一句名言:“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 

  在所有穩定中,最關鍵的是政治穩定。玻利維亞發生的不穩定事件,有個新情況:它不是傳統的由貧苦大眾向代表大地主大資本家的政府遊行抗議,而是由中產階層向代表農民的中央政府遊行抗議,這種情況在 2008 年的亞洲特別是泰國也同樣出現。關鍵是政治更迭過於頻繁,同時利益關係沒有擺平。這一新的實踐表明,轉軌期間,如果政治更迭過於頻繁,而且利益關係沒有擺平,社會的震盪就不可避免。 
 
  中國、越南、老撾等 國自上世紀70 年代末相繼改革以 來,雖然在某段時間內也曾發生過不安定的問題,但總的來說,政治上是穩定的,在推進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整體變遷的同時,並沒有出現國家的失控和政局的震盪。能做到這一點,主要源於政治路線保持穩定、領導核心保持穩定以及基本政策保持穩定。在新的改革階段,幾個國家的決策層需要繼續穩健 地 推進改革的進程,使之在方向上不發生偏離和波折。不久前中國提出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三不”箴言,值得兄弟國家借鑒。
 
  四,注意防止“權貴”和“民粹”兩種傾向  特別是“權貴”傾向 
  
  拉美提出 在市場化和社會公正“兩個雞蛋上跳舞”是很有見地的。但真要跳好,根據觀察, 在改革操作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兩種現象:一方面,要推進經濟市場化,但要防止“權貴”;一方面,要尋求並實現社會公正,但要防止“民粹”。無論是“權貴”還是“民粹”,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都是不利的。
 
  拉美實踐表明,這兩者現象是互為依存、惡性互動的:上面越“權貴”,社會越“民粹”;社會越“民粹”,上面越“權貴”,甚至可能會集權。從一定意義上說,智利皮諾切特軍政府實行的集權(“刺刀下的自由市場經濟”)是對此前社會上“民粹”情緒的反彈和壓制。正因為社會黨人巴切萊特總統對 “權貴”問題有切膚之痛,所以智利才採取嚴厲的舉措,懲治出現的腐敗問題,並取得一定成效。 
  
  中國、越南、老撾等亞洲轉型國家在 推進經濟市場化改革中,也應注意防止“權貴”問題。這集中表現在如何擺脫特殊既得利益集團的束縛,以及嚴厲懲治腐敗。同時,解決社會公平問題,也不要“吊人之胃口”、把群眾引入“民粹”的誤區。但二者相比較,主要是防止“權貴”問題。當改革進入新階段之後,能否避免兩種傾向,是一個關乎改革全局的重大問題,值得重視。

註釋:
 
1聖克魯斯市是玻利維亞東部省份聖克魯斯省的首府。該省在全國面積最大,盛產石油天然氣,主要為歐洲移民後裔。 

2卡洛斯•梅薩山:《執行自由市場的優劣》,“企業組織國際網路第 22屆年會”報告( 2008年9月1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