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民進黨發展路向與大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09-09-16 00:39:03  


座談會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行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編者按:今年5月間,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座談會,邀請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李明峻、馬偕護校助理教授賴怡忠、台灣智庫研究專員高嘉瑜與會,並由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教授主持,全面探討了517之後民進黨的發展路向與前景。3個多月過去,我們看見,民進黨發展路向與大陸政策處在激烈的搖擺之中。對比之下,今年5月間的座談會見解,不少是具有預見性的,值得重溫。《中國評論》月刊九月號刊登了與會者的發言全文。

    王崑義:開場白

  感謝各位新朋友、老朋友出席今天由中國評論月刊所舉辦的這一場論壇。今天討論的主題是,517之後民進黨的發展路向與前景,特別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對大陸政策的走向。

   517遊行是繼去年830遊行、1025遊行之後,綠營舉辦的第三次大型的群眾遊行,也是民進黨在馬英九執政以後親自主導的第一次大遊行。

  這次遊行的特質首先還是讓大家看到“反傾中”的色彩相當濃,顯然當前民進黨的政策主軸還是在“反”的一面,群眾運動並沒有讓人看到民進黨提出“正”面的論述,這也許是反對黨的宿命,似乎只有等到執政黨出現差錯,反對黨才有能力去提出“正”面的論述。

  其次,這次遊行雖然是“反”,但遊行結束之後,民進黨高雄市長陳菊隨即束裝到大陸訪問,雖然陳菊的行動讓人有些錯愕,但陳菊的大陸行,未嘗不是在幫民進黨找出一個可以“正”面論述的機會。

  這裡還可以看出民進黨的一個趨勢,那就是黨主席蔡英文顯然是站在“反”的一面,陳菊是站到“正”的一邊,兩個女人正分別走出“正、反”兩條路線,未來這兩條路線是否能“合”,將是攸關民進黨能否走出一條“新新中間路線”的關鍵,唯有“正、反、合”能產生辯證,應該才是民進黨再起的機會。

  這一個簡單的觀察也許不是甚麼大道理,但應該可以提供大家一個思考的起點,所以從這個起點開始,我們就先請林濁水委員發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