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奧巴馬 葫蘆裡想賣什麼藥

http://www.CRNTT.com   2009-09-22 12:08:24  


奧巴馬耍甚麽花樣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訊/“盡管金融危機仍在心頭隱隱作痛,但剛剛看到點經濟複蘇曙光的美國人又開始傲慢起來。憑借著主辦國的議題設定權,美國總統奧巴馬在G20匹茲堡峰會前夕放話:他將在峰會上呼籲各方推動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何為經濟再平衡?美國人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國際金融報》今天登出程惠建的文章“奧巴馬葫蘆裡賣什麼藥”,就此作出評述。文章内容如下:  

  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華爾街和美國銀行家成為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二戰以來一直自詡救世主的美國人,似乎從來沒有這麼灰頭土臉過,就連交往甚密的盟友們也很有意見。不得已,美國人一面生產自救,通過注入巨資不斷擴大銀行業國有化版圖,以挽救瀕臨絕境的國家金融體系,一面自我開脫,為自己的過錯尋找替罪羊。經濟失衡理論應運而生,美國人想借此轉移全球注意力,向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大潑臟水。

  經濟失衡理論認為,全球外貿失衡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在他們看來,出口型經濟體對美國保持大量貿易順差,這部分順差再回流到美國金融市場,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說白了,大家不是都說,危機根由是因為美國人高消費嗎?其實不是美國人愛花錢,而是你們不花錢,都把錢往美國扔,美國人不花不行!

  很顯然,美國人拿中國巨額外匯儲備說事。在他們看來,中國的高儲蓄和兩萬億美元外儲一直是眼中釘、肉中刺。最好能够通過這樣的理論把中國人拉下水。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中國人的強烈反彈。“made in China”只是憑借價廉物美賺了點辛苦錢,何錯之有?美國應該自己檢點一下金融體系的漏洞,檢點一下華爾街精英們的貪得無厭。在危機之初,無奈的美國靠自己的力量很難挺過去。離開中國的強有力支持,美國救市方案不過是一紙空文,美國經濟複蘇更無從談起。為了中國繼續購買美債,白宮高官頻頻訪華游說。中國人再度顯示出博大的胸懷,以德報怨,持續增持美債。

  然而可悲的是,沒過多久,農夫與蛇的故事就上演了。在中國的有力救助之下,最近美國這條蛇日漸顯現出複蘇跡象。因為救它而與它距離最近的“農夫”中國,自然而然成為最先攻擊的目標。輪胎特保案給中國的傷害還未完全消弭,奧巴馬再次拋出經濟再平衡論。

  其實,根本不用感到驚訝,轉移注意力和栽贓嫁禍一直是某些大國的慣用伎倆。半年前,奧巴馬在倫敦紅口白牙地許下承諾,要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呵護全球經濟複蘇。現在僅僅過去半年時間,美國就率先高舉起貿易保護的大棒。唯恐出而反爾之舉會在匹茲堡峰會上引發衆叛親離,會議召開前夕,奧巴馬只得利用主辦國的議題設定權,避重就輕,為匹茲堡峰會定調。

  誠然,我們可以理解奧巴馬作為一名政治家目前所面臨的國內政治“苦衷”。從國內經濟形勢到國際金融改革,再從與盟友在銀行高管限薪問題上的分歧到國內外貿易保護主義批評聲浪……奧巴馬正在遭遇上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但如果一味拿中國說事,不斷以“美國式智慧”挑釁中國底綫,則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

  中國今非昔比。在迎戰國際金融危機中,離開中國人的全力以赴,世界經濟複蘇將是一句空話。我們應該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進一步提高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當然,國際金融話語權的爭奪一定是一場殘酷的博弈。既然是博弈就難免有反複,既然是博弈就必須要有耐心。奧巴馬此時拋出再平衡論,也應該讓我們對此越發清醒:盡管我們握有相當談判籌碼,但指望美國主動作出實質性讓步并不太現實。想從狼的嘴裡搶到肉吃,不但需要膽識,還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