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小學生忙大學生閑 不可輕忽

http://www.CRNTT.com   2009-10-09 10:51:18  


把握好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忙’與‘閑’,是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訊/《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9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小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不得超過六小時,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計控制在一小時以內;中小學校應當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一小時。《解放日報》今天刊登評論員徐敏的文章“小學生忙,大學生閑?”,作者認為,“把握好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忙’與‘閑’,是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同時也關乎創新人才的培養,關乎創新型城市和國家的建設。讓各個層次學位的‘含金量’名副其實。”文章內容如下:

  近日,中國物理學會舉辦學術會議,中科院院士楊福家在演講中談到,評價一個國家教育成功與否的“標尺”之一,是看這個國家的小學生是否學得輕鬆愉快,大學生是否學得緊張勤奮。這樣的“標尺”,聽起來新鮮,細細一想,頗具深意。

  學生隨著年齡增長,身心發展逐漸成熟,因而學習內容不斷增多,學業負擔相應增加,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在我們周遭,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問問小學生,“你覺得學習輕鬆愉快嗎?”恐怕許多孩子都會搖頭。教材就那麼幾本,但學習的內容之多、難度之深,遠遠超過教材。不少小學生的書包重達七八斤,里面除了課本,還有各類課外教輔書,背著沉重的書包,有孩子戲稱自己“忍者神龜”。調查顯示,目前小學生每天需要“2到3小時”以及“3小時以上”完成作業的,占近6成。此外,學生還要在家長或老師的安排下參加各類課外輔導班,以提高考試成績,或是參與各種競賽。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一個明確的目標:升入名牌初中、重點高中,考個好大學。

  而大學生呢?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滬上高校學生的學業負擔呈下降趨勢,認為“學業輕鬆”的學生比例在上升。不少大學生在選課時,對於一些上課管理寬鬆、學習輕鬆的課程趨之若鶩;那些“上課看電影,考試寫一篇觀後感”的課程最受歡迎。各學科的大學生中,文科生自認為學得最輕鬆,因為老師要求不高,課外作業少,如果需要寫論文,網上一搜索,輕鬆搞定。在許多高校,畢業班的課堂上空蕩蕩,學生不上課最好的理由是“找工作去了”。於是,無形之中,大學本科四年被壓縮到三年,專科三年被壓縮到兩年。而研究生則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放羊”狀態,難得見導師一面。

  反觀美國等發達國家,小學生學業負擔輕,學習難度比我們差一大截,放學後有許多空餘時間可自由支配,發展各種興趣愛好,探索各類稀奇古怪的小課題。學生的年級升高,學業壓力漸重。在國外一流大學,夜晚實驗室燈火通明,亮到深夜,許多本科生、研究生孜孜不倦地學習,參與導師科研課題,忙碌而充實。經常有人反思,為何中國的孩子學得那麼辛苦,中國的基礎教育那麼“扎實”,但我們培養的創新拔尖人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及一些發達國家,至今尚無人問鼎諾貝爾獎?從中國小學生的“忙”,和大學生的“閑”中,或許可以有所體悟。

  把握好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忙”與“閑”,是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同時也關乎創新人才的培養,關乎創新型城市和國家的建設。教育部門和全社會應該為“減負”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把孩子們從死記硬背和“題海考海”中解放出來。孩子們不“忙”了,他們才會有充分的時間去發展興趣愛好、發揮奇思妙想,這些看似與學業成績掛不上鈎但在小學階段播下的創新種子,日後很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而大學,需要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和創新創造的土壤,營造優良學風,加強師生互動,把好人才“出口”關,讓學生“忙”起來,讓各個層次學位的“含金量”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