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兩岸高教圍牆倒 春天近了

http://www.CRNTT.com   2009-11-19 10:02:00  


陸生入台,對台灣教育的發展是大利好。
  中評社台北11月19日訊/“在當前和緩的兩岸關係之中,高等教育的交流是最不具爭議的,政府必須積極推動,儘管開放校數與陸生來台人數都還非常有限,但是我們還是支持政府,肯定政府勇於任事,過去不做就沒有任何麻煩,這就是教育受詬病的地方。未來包括高中職與大學,必須充實認識大陸教育的輔導資料,大學也必須做好準備,希望全台灣都以開放的心胸迎向高等教育的新紀元。”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楊景堯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兩岸高教圍牆倒 春天近了”,提出上述觀點。文章內容如下: 
 
  報載,“教育部長”公開宣布採認大陸學歷與陸生來台的重要政策,包括承認大陸四十一所大學的學歷,可望溯及既往,但是醫科與師培院系不承認。在馬英九就職一年半之後才聽到此一政策宣示,雖然慢了一點,還是令人期待的一刻。但在欣喜之餘,似乎還需要些思考。

  首先是兩岸頂尖學生的流動,基本上不會有太大改變,首選都是美國、英國、澳洲等先進國家,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世界留學路徑,尤其台灣的“三限、六不”更是一道圍牆。至於普通學生留學動向,台灣的高中職畢業生將因為學測被採認,以致未來可能兩岸的大學志願都會填,港澳地區可能也會加入,以吸引台灣學生就讀。大陸學生來台應該會先認識學校再做選擇,不會輕易受影響。部分招生不足的邊緣大學期望利用陸生補滿缺額的想法,並不切實際。

  其次是政府政策不明確之處,應該要有交代。吳京部長在民國七十六年公布“大陸學歷檢覈及採認辦法”與七十三所大學名單,政府是一貫的,溯及既往也是應該的。問題是當年不包含師範大學,卻有三所中醫藥大學;現在卻要推翻中醫藥大學等,恐怕需要說明。

  新政府公佈採認四十一所大學,“九八五工程”之外又加了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如此一來就很難解釋為什麼不加北京電影學院?再者,承認兩所師大,卻不承認其教育學位,豈不像進烤鴨店卻不點鴨肉?何不效法從前?要正面表列,就必須要有充分的論述來面對所有的質疑,更何況在為數超過兩千多所的大陸普通大學中,採認四十一所應該只是起步而已。

  至於來台灣的大陸學生名額有多少?如何分配?一直都是許多教育學者非常關心的。現在所提的百分之二,如果以學齡層來看,包括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合計應該超過五千人,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會覺得太少了。“教育部”說,大陸學生到公立大學以就讀研究所為限,到私立大學則都可以,如此一來公立大學的後段班恐怕乏人問津,至於私立大學應也無法“雨露均霑”,於是將會加速台灣高等教育的解構。

  總之,在當前和緩的兩岸關係之中,高等教育的交流是最不具爭議的,政府必須積極推動,儘管開放校數與陸生來台人數都還非常有限,但是我們還是支持政府,肯定政府勇於任事,過去不做就沒有任何麻煩,這就是教育受詬病的地方。未來包括高中職與大學,必須充實認識大陸教育的輔導資料,大學也必須做好準備,希望全台灣都以開放的心胸迎向高等教育的新紀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