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兩岸智囊在台北 共識何在分歧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09-12-26 00:54:55  


 
  楊潔勉強調,“問題不在於我們存在多少的不同點;問題在於,我們已經站在一起,我們有好幾位同仁,來自於兩岸:過去是有你無我,雖然是同一個海外駐在國,但是雙方都互相排斥,不允許對方的進入;現在我們能夠在一起,共商大事,坦誠相見,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綜合組──軍事安全事務方面

  台灣的中華戰略學會國防專案研究組召集人鄧定秩將軍代表綜合組,就“兩岸安全事務”方面的討論作總結報告。鄧定秩作了三點歸納:

  第一,綜合組一致認為,軍事安全是安全事務的核心,妥善處置可避免誤判,防止意外,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學者在中華文化、九二共識基礎上獲得五項共識:(一)先由兩岸民間學者專家、退役軍人建立交流對話管道;(二)應適時通過兩岸協商,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三)促進開展聯合海上搜救及維護海運安全;(四)促進共同合作開發東海、南海資源;(五)兩岸共同研究抵禦外侵,尤其是八年抗日戰爭歷史。

  第二,適時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關事宜由雙方授權,建構協商平台,先民間後官方,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步達成。

  第三,旴衡過去,展望未來,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唯有落實“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才能“建立互信”、“追求雙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兩岸有志之士繼續努力,共同走向和平、繁榮的未來。

  文化組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中華文化是兩岸“六十年一甲子”的歷史中的共同的精神基石,也是兩岸共同發展的前提。在中華民族追求現代化的歷史上,兩岸在發展的策略、社會的走向等方面雖然有一些差異,歷史本身也經歷了波折和迂回,但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和現實的中國認同依然是兩岸共同的歸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