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碳關稅或使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加速

http://www.CRNTT.com   2010-01-01 12:41:49  


碳關稅問題,不能僅僅從經濟角度應對。
  中評社北京1月1日訊/從八國集團到二十國集團,從匹茲堡到哥本哈根,各方交鋒的焦點,落在了碳關稅問題上。證券時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認為,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發達國家很有可能借碳關稅問題,搞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花樣,從而限制中國等高碳經濟國家的外貿以及經濟的發展。而正是這樣的環境,將促使中國企業加速大舉海外併購。

         貿易保護打出“環保牌”

  文章稱,所謂碳關稅,就是指對來自碳排放較高國家的進口產品課征懲罰性關稅,前提是一國生產的產品達不到進口國在節能減排方面設定的標準。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說,碳關稅目前並未真正實施。而作為國內稅種,北歐一些國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開始徵收。法國總統薩科齊也於上月單方面宣布,將從2010年開始對那些在環保立法方面不及歐盟嚴格的國家進口產品徵收35美元/噸碳的關稅,以後逐年增加。在美國,加州民主黨眾議員瓦克斯曼提出並已由眾議院通過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目前正在參議院進行辯論。眾議院增加了一個條款。條款規定,如果美國沒有加入相關國際多邊協議,自2020年起,美國總統將被授權對來自未採取措施減排溫室氣體國家的鋼鐵、水泥、玻璃、紙張等高污染產品採取“邊境調節”措施。按照中國學者計算,如果美國徵收60美元/噸碳的關稅,中國對美出口的下降幅度為2.6%,高含碳產業的產出平均降幅3%-6%。另外,“碳關稅”可能使能源密集型行業的失業率均普遍上升1-2個百分點,其它行業失業率也會有所提高。

  碳關稅實際上是發達國家“以環境保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中國除了應聯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堅決反對並盡早採取應對措施之外,中國企業也應盡快調整貿易和投資策略,布局海外併購。

           大規模海外併購條件趨成熟

  文章分析,首先,全球經濟已逐步企穩回暖。目前,在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經濟體的帶動下,世界經濟已步入復甦的軌道,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逐步消退。其主要標誌是,倍受重視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幾乎在所有國家均已突破預示著經濟擴張的50點臨界線;各國政府3萬多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已經開始奏效,並將在今後幾個月產生最大效果;世界各國央行的指導利率很低,市場流動資金充足。全球經濟的逐步企穩回暖,為中國企業大規模海外併購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環境。

  其次,企業海外併購成本低廉。受國際金融危機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影響,造成眾多歐美企業市值萎縮、流動性困難,一些知名大公司的資產持續縮水。在目前全球經濟已逐步復甦的形勢下,企業處在一個需要整合的時期,而資產也正好處於底部區域,此時進行併購,成本比較低廉。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實力不斷增強,特別是有些內向型企業受金融危機衝擊較小,仍有相當強的競爭力,“走出去”的意願趨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