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布朗寫信為毒販求情背後的司法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0-01-03 10:56:08  


 
  但阿克毛案作為一個涉外審判的典型案例,也應當促使我們在司法上做出更加主動的應對。中國已經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各國的各種往來都前所未有的頻密,人員流動也會更加龐大和複雜。在此過程中,外籍人士在中國的犯罪行為以及中國人在國外的犯罪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增多。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保證司法的獨立公正,以樹立良好司法形象,贏得國際聲譽,一方面也要在司法上與更多的國家加強交流與合作,尊重、遵循國際社會普遍通行的司法原則,並以此推動中國的法治化進程。

  就阿克毛案來說,從英國首相到一般人權組織,希望阿克毛能夠獲免一死,並非是要同情一個販運毒品的行為,而是作為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在情感上難以接受死刑的判決。我們不能接受司法制度上的不同來干涉一國的司法主權,但如果我們永遠固守現狀,無視同樣的犯罪行為因為犯罪地點的不同而產生的審判結果的差異,類似於貪官外逃的遏制和引渡問題就依然會顯得艱難。

  每個國家的司法制度都有自身的國情基礎,不能脫離本國歷史和現實,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社會沒有基本的司法共識。這種普遍認同和通行的國際司法原則上,作主動的調整,尋求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應當是我們司法變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對於一個以文明為目標的國家來說,無論在國內治理上,還是在國際交往上,司法不僅不能當作一種鬥爭的武器,更要被視為推進社會文明最為重要的工具和最堅固的保證。

  司法的變革從來不是孤立的,不是限於自身領域內的動作。在整個社會範圍內,司法的標準直接影響人的行為性質判斷,也直接指向懲罰犯罪與個體權利保障之間的社會理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司法的變革引領著社會觀念的變革,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作者:李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