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學不是開發商怎麽賣地也瘋狂

http://www.CRNTT.com   2010-01-14 09:41:31  


圖為燕山大學校區。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訊/河北燕山大學賣地籌資之事經媒體報道之後引發很大爭議,《現代快報》前日登載文章《大學不是開發商怎麽賣地也瘋狂》指出,現在一些大學,已經不像是學術和教育機構,反而越來越像生意人了,這樣搞下去,“謹慎自持、教書育人、有容乃大”的大學精神還到哪里找去?教育用地不是用來倒賣的,是時候警惕大學成爲倒地或變相倒地的商人了。内容如下: 

  現在一些大學,已經不像是學術和教育機構,反而越來越像生意人了,既然喜歡做生意,“賣地生財”就是很自然的事。只是這樣搞下去,“謹慎自持、教書育人、有容乃大”的大學精神還到哪里找去?

  教育用地當然是用來發展教育的,誰知道它還有變錢的用途呢?請看燕山大學是怎麽操作的。據《新京報》1月13日報道,燕山大學西擴,曾徵用3700畝土地,其中大部分是當地農民的集體用地,有的村莊90%土地被徵用。但4年後,以每畝6萬元補償款征來的農用地,有一部分却以130萬元出讓掉,成爲商業住宅用地。此事引起村民不滿,但燕大表示,賣地是爲了還債,是秦皇島市政府批准同意的。

  從農用地——教育用地——商業用地,這塊土地的命運可謂曲折離奇。本該種上大豆、高粱以及果樹的土地上,現在却種出了大量的豪華商品房。原先讓地給教育的農民們,不覺得憋屈才怪呢!但真正的問題,幷不只是當地農民憋屈,如果我們看到了某些教育機構以征教育用地之名行變相倒賣土地之實的本質,恐怕所有人都該爲此心懷忐忑了。

  燕大以20倍的利潤轉讓土地這件事,絕不是教育單位倒地的孤例。大家印象最深的,想必是兩年前“吉林大學賣地還債風波”吧。這遠的暫且不表,就講講燕大自己,幾年前,該校就已經有過倒地“前科”:原秦皇島財校搬遷,將90多畝教育用地出讓給燕大裏仁學院,但該校將土地變更性質後用于商品房開發,建成了中高檔小區“世紀海洋花園”。同目前正在開發的“燕大西苑”一樣,這些商品房小區的開發商都是燕大房地産公司。這個公司跟燕大是什麽關係,不難判斷。看來,某些大學,不像學術與教育機構,倒是越來越像個商人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