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油陝西輸油管道泄漏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1-18 09:32:57  


 
新建管道肇事

  在1月2日前,這場跨省污染事件沒有公諸世人。彼時,全國人民正在安享元旦長假。新投産的中石油“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線”,並不為人所知。這一管道由中石油管道局按照EPC模式承建,全長18.4公里,起于華縣赤水鎮,終到渭南臨渭區城關鎮的渭南油庫,管徑27.3厘米,設計壓力為3千帕。

  發現泄漏時,距該工程試運投産不到5個小時。

  2009年12月30日零時30分,中石油值班人員發現該管道上下游存在輸油差,便立即停止輸送並開始巡線。兩小時後,泄漏點被初步確定在距離管道起點2.75公里的地方。

  凌晨5時開始,中石油調集了大批機械聚集赤水村,開始進行挖掘。儘管只有6米的埋深,但漏油點被堵住時,已是11個小時後的下午16時。

  1月3日清晨,《財經國家周刊》兩名記者分別從北京和山西出發,直奔事發地點。在現場看到,中石油管道局西部應急搶險中心的幾名工作人員正指揮兩台挖掘機,從不同方向清理被柴油污染的土壤。

  這裡距赤水鎮不過幾百米,距赤水河岸只有40多米。河兩岸的麥田,在冬日下灰濛濛一片。

  順游而下3公里,則是赤水河的入渭口;自此,渭河東流70公里,在潼關四知村注入黃河。

  現場已經被挖出了一個約10米深、50米見方的大坑,坑周圍拉著黃色的警戒線;大坑底,幾個獲得許可的赤水村民在一個個小坑裡收集反滲上來的柴油,然後倒入各種奇形怪狀的容器,“20公斤的油桶,一天能弄幾十桶”,村民們興高采烈。

  從坑邊看,管道的泄漏點已被重新焊接,本來光滑的管道仿佛長了一個“瘤子”。

  中石油現場人員對事故原因語焉不詳。一位陳姓工作人員對《財經國家周刊》說:“我們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但漏油點已經被堵住了”。該工作人員說,當時從西安至渭南的高速公路路况异常,這支從西安趕到污染沿線各處的隊伍一路遭遇堵車。

  而清理被污土壤需要多長時間,他也心中沒譜:“說不準,我來的時候以為兩天就能完,結果一直到現在。這要看下面土壤情况,具體真的不好說。”

  1月3日,記者到達現場時,空氣裡仍然彌漫著濃烈的柴油味。幾個村民都說,河兩岸的小麥就是引河水灌溉的,“但我們不考慮那麼多,到了影響産量的時候,他們肯定得賠償”。

渭河阻擊

  1月4日晚,在三門峽市大鵬賓館,中石油、陝西省、河南省向國務院聯合工作組彙報了“陝西石油泄漏攔截工作”。

  會上,一位中石油工作人員說,在12月30日中午11時,管道建設項目部按照環保屬地管理原則,通過電話向陝西省環保廳“通報了情况”。同時,中石油的工作人員按照省環保廳的要求和提供的電話號碼,在下午17點,向華縣環保局進行了電話報告。

  華縣環保局工作人員當日下午18時,趕到現場查看。當時泄漏點已經被封堵,事故原因暫時不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