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互聯網整風 中小網站如何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1-19 10:30:21  


一場由手機涉黃引發的互聯網整治運動,必將壓縮中小網站的生存空間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訊/最近一期《南都周刊》杂志刊登政治學博士胡泳的評論文章“互聯網整風運動”,作者表示,“網絡成為了各方利益的角力場,2009年11月,一場由打擊手機涉黃網站引發的大規模互聯網整治運動,必將壓縮中小網站及個人網站的生存空間,由此而來的,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重新洗牌。”文章內容如下: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由於複雜的群體性事件引發的矛盾日益尖銳,網絡成為了各方利益的角力場,導致2009年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監管年”。
 
  面對Web 2.0所造就的分布式網絡的“去中心化”特質,互聯網主管部門力圖通過“重新集中化”而逐漸創設出某些控制中心來,以保持自己的控制力。2009年11月,由打擊手機涉黃網站引發大規模互聯網整治,先是關閉清理BT下載類網站,然後是採取一刀切手段針對所有網站進行檢查。所謂一刀切是指部分省市的IDC機房(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為了排查違規網站,直接全部斷網清查,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再重新上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全國的網站數量大概在300萬家以上,而整治過後被關停不可能再開的網站大概會有10萬家以上,還有更大一部分會受到無辜牽連而影響流量。
 
  12月,整治力度繼續加大,繼互聯網接入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獨立互聯網和WAP網站之後,域名服務商又成為整治的重點。除了禁止國內個人域名注册之外,還對未備案域名停止解析(含跳轉)。這或將造成一個嚴重後果:由於國外網站一般不來中國備案,“不備案不解析”將可能導致中國網民無法訪問未備案的國外網站。
 
  目前國內各大IDC接入商都在清查網站用戶,建立“白名單”制度。所謂白名單,即只有列在名單上的網站才能夠獲准接入,其餘的一概屏蔽。據一家IDC接入商提供的材料,暫時可能不會通過“白名單”審核的網站主要有四大類:未獲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網絡視聽、電影等類型網站;未獲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小說、遊戲等類型網站;未獲得《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許可證》的論壇、聊天室、留言板等類型網站;還有遊戲外掛、傳播病毒、黑客、視頻、BT下載發布網站、成人用品網站等。
 
  所有這些整治措施,無異於壓縮中小型網站及個人網站的生存空間。由此而來的,必然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重新洗牌。國有資本必定會利用這個機會迅速搶占市場,而政策上已然給它們開了綠燈。例如,《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在某種程度上說,該《規定》是互聯網視聽行業的“公有化令”。可為佐證的是,2009年12月28日,中國網絡電視台(www.cntv.cn)開播,“國家隊”在強力“清場”之後長驅直入互聯網視聽業。
 
  資本的門檻也體現在ICP證上。在申請論壇專項備案預備條件中,其中一條就是經營性網站必須申請ICP經營許可證。而ICP證的首要條件便是,經營者為依法設立的公司,注册資金應在100萬或者100萬以上。而很多IDC接入商中明確提出,未獲得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許可證的留言板、論壇等交互式網站,一律不能訪問。該規定一直存在,但此次行動中正被嚴格執行。有論壇、博客等互動內容又拿不到許可證的網站大量關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