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能源體制改革 意義非同一般

http://www.CRNTT.com   2010-02-01 08:07:49  


能源始終是影響中國最終崛起的制約因素。
  中評社北京2月1日訊/日前,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成立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每日經濟新聞》刊登時評人鄧聿文
文章表示,這個由國務院總理擔綱,幾乎囊括了所有權力部門的高規格委員會,只有站在戰略和宏觀高度以及全球化的視野,才能看清它的意義。

  試舉一例。2009年,中國在石油的進口超半數後,煤炭也首次出現淨進口。如果說,石油是當今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煤炭可能僅次於石油。而對中國來說,煤炭的地位尤其不一般。中國是一個煤炭大國,煤的儲量和生產都位居世界首位,即使如此,也出現要從國外進口煤的情況。這說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體積越來越龐大,中國對海外能源的需求和依賴越來越高。中國的發展是一個改變國際現行格局的過程,在世界各國還只能依靠傳統化石燃料的情況下,能源始終是影響中國最終崛起的制約因素。所以,對於能源問題,我們必須從國家可持續發展和中國崛起的角度去布局、協調和管理。

  文章指出,國家能源委的成立,可以看作是對中國目前的能源體制的一次深化,有利於加強能源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儘管從職能和定位上看,它與過去的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差別不大,但由能源小組變成能源委,並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簡單變換,因為前者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協調機構,雖然也由總理掛帥,可實際所起的協調作用有限;後者則由臨時機構變成正式機構,這無疑強化了其權威性,也間接加強了國家能源局的權限。

  作為承擔國家能源委辦公室具體工作的部門,能源委戰略規劃和協調職能的強化,事實上也是在強化能源局的職能。如上所述,能源產業是一個涉及經濟、外交、資源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產業部門,能源管理涉及生產、需求、結構調整、技術引進和創新,以及財稅、價格、國內外等方方面面,單靠一個部門是難以處理的,需要從更高層次上加強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而各個部門進入到能源委,有利於做好協調和溝通工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