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陳光標:中國“首善”之謎

http://www.CRNTT.com   2010-02-07 09:22:02  


 
  網易新聞:現在這個捐助是“認捐”,還是說錢已經到位了?

  陳光標:這些都已經到位了。

  網易新聞:那麼這些錢都到哪兒去了呢?

  陳光標:現在錢都在我們一個統一的賬戶裡面,在最近的幾天紅包都印好了,總共印了8萬個紅包,從500到2000元不等,都做上記號,慈善講究公開、透明,最後這個錢怎麼發放,我們會讓每個捐助的企業家知道這個錢是怎麼用出去的。

第一桶金:“跨世紀家庭CT”

  網易新聞:大家看你每次捐款的時候都捐很多,當然很希望你這些錢都是怎麼來的,比如說你的“第一桶金”是什麼時候賺的?

  陳光標:做企業的“第一桶金”就是我發明了耳穴探測治療儀,但是這個不是我發明的,當時我是在南京醫藥門市部,用168塊錢買的一個像半導體收音機這麼大(的探測治療儀),通過探耳穴,哪邊有病,這個紅光就亮了。買回來以後,找中醫藥大學的專家根據原理再給我進行適當的改裝,然後我買了一個二手的黑白電視機,把裡面的熒光屏拿掉,用一個玻璃屏弄上去,在裡面畫一個人體圖,就是心肝脾肺胃,人家可以直觀看到心肝脾肺胃哪邊有病,就這樣我把它改成叫“跨世紀家庭CT”,就是由一次性投資,一個月收回,8600元一台,那時候批量生產的成本錢不到1000塊錢,醫療器械市場的利潤還是比較高的,我的“第一桶金”就做的醫療器械。

  “第二桶金”就是從山東泰安買的那些靈芝粉,打成孢子粉,200塊錢一公斤,我買回來以後通過專家鑒定、寫臨床報告,從浙江市場上買了幾台膠囊機,把靈芝孢子粉往膠囊機裡面一放,就做成膠囊了,包裝設計得很漂亮。200塊錢一公斤的靈芝粉,我買回來往膠囊裡面一裝,變成了2000塊錢一公斤。做到2003年,醫療和醫療器械市場慢慢不行了,我就轉化成房屋拆遷,從2003年到現在一直在搞房屋拆遷、建築垃圾處理,從傳統的拆遷,轉化成現在的高科技拆遷。

  網易新聞:現在這個公司規模有多大?

  陳光標:現在我公司的規模也沒有多大,在全國10來個省市也就是不到500台的推土機、挖掘機、液壓剪、吊車。人員是4100人,在全國11個省市,包括在四川回收活動板房,在四川就有五、六百人。

我要廠房幹什麼呢

  網易新聞:我聽有人說,你早年的企業是一個“皮包公司”,包括你做宣傳拍的照片都是借用別人的廠房拍的,有這回事嗎?

  陳光標:不是(拍照)借用別人的廠房,我生產的膠囊是借用人家的廠房,我是不投資廠房的,這一點我也不回避。我生產過電動車,也是借用人家的廠房,輪胎加工,我是找的青島的廠家給我做的加工;生產電動車的支架是找昆山的廠家給我做的加工,最後的到江陰另外一個廠給我組裝,這些我都不回避。你看我在網上也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有廠房吧?我的拆遷公司是移動式的拆遷公司,不需要廠房,我要廠房幹什麼呢?

  網易新聞:你在宣傳的時候有沒有說“這是我的廠”?

  陳光標:比如說一家公司的廠房,我參股了百分之二、三十,我也能說是“我的廠房”啊,現在還有我參股的部分廠房,我有參股的資金,為什麼不能說是“我的廠房”?自己真正想賺錢,我跟別人想的是不同的,自己利用別人的廠房,利用別人的平台賺錢,這是我自己的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