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山西市民緣何上街“等地震”

http://www.CRNTT.com   2010-02-22 09:30:27  


 
  縱觀山西第二次針對地震辟謠的用詞,仍然呈現簡單化和口號化的特征,並沒有說明謠言的出處,也沒有解釋謠言形成的原因。並且,對於地震謠言的真相也開始撲朔迷離。2月21日《山西青年報》報道說,“山西省地震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震謠言源於市民對地震應急演練的誤解。”而山西省地震局辦公室張主任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卻否認了該說法。為何同一個部門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同時,有媒體報道,“有些村莊還出現了用喇叭通知大家躲避地震的現象”。如此“通知”,顯然是有組織的,究竟是村莊自作主張,還是接到通知行事?畢竟村莊是沒有地震信息公布權的。

  兩次地震謠言,說明在地震信息公布、謠言預防以及防震知識的傳達等諸多方面,地震部門並沒有做足功課,甚至還停留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階段。預防謠言,各地應該像預防地震那樣重視起來。避免大規模恐慌事件的發生,僅有一部《地震預報管理條例》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熟悉輿論傳播特點,攜手共同作為,盡可能杜絕地震謠言的再次發生。(作者:韓浩月)

新聞鏈接:

吳龍貴:等地震背後的不自信與太自信

2010年02月22日08:04 重慶時報 

  2月21日凌晨,一位山西網友在博客中寫到:不知從哪來的謠言,山西晉中、呂梁、太原等地幾十個縣市燈火通明,人們擠上街道,焦慮加凑熱鬧地等待“近日有地震”預言的發生。這一消息得到了山西官方人士的證實,凌晨5點半山西省地震局火速進行辟謠。(2月21日人民網)

  春節里,幾十個縣市的群眾集體走上街頭“等地震”,這是何其荒誕加苦澀的一幕。地震局的火速辟謠,能消除恐慌情緒。不過,確切地說,將此事件稱為“謠言”似乎並不準確。記者了解到,山西為提高防震減災能力,修訂了《山西省地震應急預案》,並對預案涉及的軍區、衛生等部門進行了檢查。為此,很多部門專門開展各種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從正常的防震演習活動,到被群眾誤解為將要發生地震,很顯然,這中間信息的流變過程,比之群眾的誤傳誤信更值得深究。

  筆者以為,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公眾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不僅源於普通人地震知識的缺乏,容易見風就是雨,偏聽小道消息,更源於一種信息恐慌和權利焦慮。從常識判斷,發生地震這樣危及公共安全的大事,沒有政府的權威發布是不足信的。但這只是一種理想情況,在現實中,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與民眾享有的公共信息的往往不對稱,甚至越是遇到大事越習慣於捂著蓋著,雙方信任基礎很脆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