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經濟 復甦道路坎坷

http://www.CRNTT.com   2010-02-22 11:02:18  


 
            債台高築慢性通縮延續

  日本扣除生鮮食品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自去年前兩個月為零後,從去年3月起已連續八個月同比負增長,去年10月CPI達到-2.2%。實際上,如果不包括能源及食品價格,日本物價指數除了在2008年下半年出現短期正增長外,自1998年9月以來一直是負增長。日本政府也於去年11月20日正式宣布日本經濟陷入“慢性通貨緊縮”。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表示,日本目前處於通縮的根本原因在於需求低迷。在通縮及日圓升值的背景下,日本經濟前景變得更加不明朗。始於2008年下半年的日圓升值和能源價格的急劇下跌,加上景氣急劇惡化背景下需求“瓶頸”不斷增多的影響,預計通縮在2011年年底才會“塵埃落定”。因此,如何治理通貨緊縮,避免經濟二次探底,這是擺在日本政府面前長期的難題之一。

  日本政府去年12月25日公布了2010財政年度(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預算報告,這也是日本民主黨實現政權更迭後制定的首份政府財政預算報告。儘管日本政府已經債台高築,但為了繼續刺激經濟,報告中的政府預算和債務規模均創歷史紀錄。在報告中,政府稅收收入預計將下降至37.4萬億日圓,為自1984財年以來的新低。為了彌補收入的不足,日本政府決定在新財年新發行國債44.3萬億日圓,規模創歷史最高紀錄。

  日本政府還預計,到2010財年末,日本國債餘額將達637萬億日圓,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4%,每名日本人將背上約500萬日圓的“債務”。經合組織(OECD)此前已經提出警告,在2011年之前,日本國債餘額佔GDP的比例將突破200%。

  該報告看起來是在給低迷的日本經濟“雪中送炭”,但其實是在給日本財政“雪上加霜”。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7日正式批准財務大臣籐井裕久辭職,任命副首相兼國家戰略擔當大臣菅直人接任。菅直人接任財務大臣體現了民主黨“政治主導”的執政理念,今後日本財政及貨幣政策將會有所改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