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民倒逼官員財產公示應有回應

http://www.CRNTT.com   2010-03-04 09:15:17  


  中評社北京3月4日訊/關於官員財產公示制的討論已持續多年,除浙江慈溪、新疆阿勒泰等少數地方開始試行外,全國範圍的強制性財產公示制度依然是“但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最近來自人民網的一項調查表明,85.4%的網友認為“推出財產公示制度時機已經成熟”。此間《中國青年報》今天登載文章“網民倒逼官員財產公示應有回應”,內容如下: 
  
  去年兩會期間,某省原政協主席在被記者問及官員財產公示問題時反問:“如果要公布,為什麼不公布老百姓財產?”從而引發網民“天乙”等帶有行為藝術意味的網絡個人財產公示。今年兩會,“天乙”再度通過網絡公示財產,繼續作為“主人”領先一步“帶領公僕走向現代社會”。(《南方都市報》3月3日)

  關於官員財產公示制的討論已持續多年,除浙江慈溪、新疆阿勒泰等少數地方開始試行外,全國範圍的強制性財產公示制度依然是“但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制度難產的關鍵,在於官員群體的集體性抵觸。據原人大代表王全傑的調查,97%的官員對財產申報“持反對意見”,而這些官員又往往以“關乎隱私”為借口。

  在現代社會,完整的個人隱私權只適應於普通公民,而官員的隱私權範圍則狹窄得多,掌握公權力的人必須讓度部分私權,其中就包括官員的財產隱私。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要保證政府官員和公職人員正確行使公共權力,就必須予以監督和制約。而知情權是監督權得以實現的前提和基礎,官員有沒有以權謀私,可以從財產上直觀地看出來,如果官員財產不公開,公眾也就無從監督。因此,官員財產公示制既是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的需要,也是防範官員貪腐的重要舉措,也是“帶領公僕走向現代社會”的重要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