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高盛助希臘掩蓋債務”事件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3-13 08:10:48  


爲解决巨額財政赤字問題,希臘政府“勒緊褲腰帶”的財政緊縮措施引起希臘民衆的不滿,數千名抗議者游行示威。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伴隨著希臘債務危機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輿論矛頭指向高盛在希臘債務危機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一個是歐元區的“害群之馬”,一個是令人側目的華爾街巨擘,它們到底做了什麼?《新世紀》周刊最新一期刊載文章《“高盛助希臘掩蓋債務”事件真相》,內容如下:

希臘再“揭疤”

  就好像希臘債務危機還不夠驚心動魄,德國《明鏡》周刊2月8日一篇題為“高盛如何幫希臘掩蓋債務”的報道,讓全球媒體再次炸開了鍋。一個是歐元區的“害群之馬”,一個是令人側目的華爾街巨擘,它們到底做了什麼?

  並非“新”聞,《明鏡》的報道只是翻出了九年前希臘政府與高盛之間的一樁舊案——本世紀初,二者通過某種“交叉貨幣互換”協議,降低了當年希臘政府賬面上的赤字率和負債率。

  這筆交易並不神秘。希臘政府在2001年提交議會的預算報告中已有記錄;英國的《風險》(Risk)雜誌2003年也對這項交易有過詳細披露,說高盛從中收取了大約2億美元的費用。文中認為,希臘不過是玩了一個意大利玩過的老把戲。1997年,意大利正是與另一家華爾街投行—摩根大通做了一筆類似的貨幣互換交易,成功將本國財政赤字率“降”到3%以下,滿足了歐盟《馬斯特裡赫特條約》(下稱《馬約》)的要求,躋身1999年歐元區11個創始成員國之列。

一切為了歐元

  1997年是歐元誕生史上的一個關鍵年。由於各國都很難滿足3%的財政赤字率上限和60%的債務率上限規定,共同貨幣的建立進程緩慢。歐盟領導人們决定,如果1997年能把財政赤字降到3%以下(債務率暫時不管),就能在1999年建立歐元。意大利做到了—其財政赤字改善的幅度令許多人稱奇;但希臘1997年的赤字率僅降到了4%,1998年才達到目標,到2001年才加入歐元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