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豬五國”危機 祗是餘波

http://www.CRNTT.com   2010-03-13 10:05:34  


“歐豬五國”危機令人擔憂金融海嘯是否再現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訊/“今次出事的是地中海俱樂部的四國,再加上愛爾蘭,被戲稱歐豬。歐豬五國今次又會不會向西破壞,牽連到富豪俱樂部,往西散布,牽累東歐諸國,引發另一場的金融海嘯,使本來已經出現的經濟衰退產生雙底效應呢?”《大公報》今天登出黃康顯博士的文章“歐豬五國危機祗是餘波”,文章內容如下: 
 
  歐盟成立之初,本來是富豪大飯局,成員國的人均生產值,一般都在全球首二十名內,由面和心不和的德法英三國拉頭纜,目的是和美國抗衡。在蘇聯解體以後,變成二分天下。其後東西德合併,分薄了德國的財富,法國的經濟,長期不濟,如是英國的經濟,領前於德國、法國。英國與美國,由於是沙煲兄弟,影響到美歐的抗衡。

  歐盟擴大以後,便出現一個地中海俱樂部。包括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北部,再拉來一個與西班牙為鄰的葡萄牙。無論是民族性格,抑或經濟模式,以至財富規模,它都和中歐與北歐有很大分別。到了這個階段,歐盟以內,並非人人富豪。

       歐盟“發大”猶如發酵

  到了最後階段,是歐盟的“發大”,猶如加以酵粉,使歐盟的體積增大,但並不一定財富增加。因為東歐諸國大部分是窮國,工業雖然發展,但國民經濟並非發達。在蘇聯時代,捷克是一個火車頭,但到了今天,波蘭與匈牙利較為落後,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更不理想。它們最好的出路是攀上歐盟,登上致富的列車,因此祗可稱為跟班大雜會。

  至於東歐更東,是一些脫離蘇聯以後、獨聯體以內的一些東歐國家,經濟實力更差,對歐盟來說,會是一種負擔,因此目前來說,加入歐盟的機會不大。至於中亞一帶諸國,情況更差,不值歐盟一顧。

  今次出事的是地中海俱樂部的四國,再加上愛爾蘭,被戲稱歐豬。歐豬五國今次又會不會向西破壞,牽連到富豪俱樂部,往西散布,牽累東歐諸國,引發另一場的金融海嘯,使本來已經出現的經濟衰退產生雙底效應呢?

  首先要解釋,何謂地中海俱樂部。自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與西班牙加入歐元區以後,經濟出現空前的繁榮。在信貸危機出現前的十年,美國樓價的升幅不到一倍,英國超過一倍,但西班牙的升幅竟然遠超於英國,其他三國的市場曾經活躍起來,消費亦突然增加起來,奢侈品的銷路亦立即興旺起來,換樓換車變成一種時尚。

  筆者去年在馬德里,竟然感覺不到金融海嘯的威力,以往並不富裕的雅典,高級餐廳與商店竟然其門如市。究竟原因是什麼?

  是三高兩低----工資高、財赤高、債務高,是利率低,但效率亦低。自一九九九年歐元面世,歐洲央行實行低利率政策,使本來經濟已經落後的西班牙、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可乘低息的大氣候,大舉借貸,來刺激樓市,促進消費。如是貨幣的流通量與供應量亦突然增加。增加的結果,是工資提高,與此同時,是債務的升高,財赤亦升高,但工作的效率仍然偏低。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