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收入分配改革亦需正視預算監督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08:38:57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日前,全國人大傳出消息,預算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已經制定出,8月份將把經修訂的預算法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按照預算法修訂稿,今後所有的政府收支活動都將納入預算審議,包括過去一直存在的預算外收支。

  在今年的預算報告中,國務院第一次向全國人大報告了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安排。在過去,政府性基金一直是不納入公共預算審查的一塊很大的政府收支活動。此外,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總額也納入預算審查,不過目前並沒有可供深入審查的土地收入明細項目。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整體上看,中國政府預算監督更具民主化和透明化。不過,要達到更科學的編制和更民主的預算編制審議程序,還需要實現很多跨越。

  多數民眾更在意的是,政府通過稅收和其他徵收名目從大家手裡收上去的錢,究竟是怎樣使用的,最後被用在了誰身上。在贏得一個財政預算高度透明、預算管理高度民主,以及社會穩定的實現方面,新加坡政府已經做出了很好的範例。反觀中國,或許可以先從地方政府做起,各級地方政府如果能夠做到預算透明、管理民主,那麼更高一級政府也就沒有理由例外。

  去年中央政府曾作出要在兩年內向社會全面公開中央本級預算的承諾。是次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全國人大財經委有關人士重申了政府預算在獲批後的15天,要向社會公開的原則。實際上,開一個切實承擔了監督職責的會議,以及平時履行好代表和委員職責,對於各個代表委員而言,沒有公眾的民主參與是比較不現實的。如果兩會會議和非會議期間,所有代表委員可以通過電腦和網絡進行監督的政府行為,被代表的區域公眾也可以通過自己的代表,進入審讀系統,共同審查審閱政府預算和各種政府活動,那麼不僅可以更有效地監督政府,而且兩會和代表委員的效率、威信都將得到鞏固。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