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經濟政策走向會因時而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3-17 08:49:41  


今年經濟工作的主綫是如何在經濟發展、調整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兩會”已經結束。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今年經濟工作的主線是如何在經濟發展、調整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無疑涉及怎樣處理去年大規模刺激政策的退出問題。對此,從溫總理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的相關表述中,可以窺視到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因時而動,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

  每日經濟新聞刊登時評人鄧聿文文章表示,之所以強調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會是因時而動,動靜不失其時,原因當然在於今年經濟形勢的複雜性。正如溫總理在答記者問時所指出的,從外部經濟體來看,雖然世界經濟出現整體復甦的趨勢,但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暴露,大宗商品和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由於通脹的預期而使一些國家在政策的選擇上產生困難,這些都有可能使經濟復甦的形勢出現反覆,甚至二次探底。

  文章分析,從中國內部的經濟局勢來看,複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經濟雖然出現了企穩回升,但許多企業的經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它們主要靠政策在支撐;二是去年實施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加劇了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本已存在的扭曲和失衡;三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所引發的流動性過剩,在導致樓市和股市等資產價格飛漲的同時,也引致通脹預期。不久前公布的2月CPI漲幅達到2.7%,儘管這有春節的因素,但它離3%這一多數學者公認的通脹指數非常接近,可以說通脹預期已經很明顯地擺在國人面前;四是還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問題還在於,上述四個方面並不是單個發生作用,而是互為因果,相互支撐和強化。問題的嚴重性更在於,國際的因素和國內的因素也互相影響,互相傳遞。這無疑為政策的抉擇增加了許多難度。如果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把握不好,有可能使經濟回升向好的形勢發生震蕩,導致經濟增速在短暫恢復甚至兩位數飈升後再次下滑。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之間,以及在使刺激政策抽身推出時,十分謹慎和靈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