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發展澳台關係宜揚長避短有自己特色

http://www.CRNTT.com   2010-04-01 08:55:44  


去年10月,“澳台關系十周年研討會”隆重召開,近150位專家學者與會。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北京4月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文章“發展澳台關係宜揚長避短要有自己特色”,文章說,在推動澳台關係發展中,澳門不宜在形式上與香港進行“較勁”,而應在實務上進行更為切實的推動工作。因為按照“先說先贏效應”,如果仿照香港成立類似機構,因香港已佔了先行優勢,也贏盡了輿論宣傳,澳門再跟風就已是處於下風,而且香港的經貿文化資源比澳門豐厚,再努力也難以比擬。因此,澳門是應另闢蹊徑,走一條務實的澳門之路。內容如下: 

  過去長期以來在與台灣關係方面形勢遠遠落後於澳門的香港,在去年澳門正忙於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及進行“雙選舉”,無暇旁及之際,突然“發力”,急起直追,其對台事務工作對澳門呈現了反超前之勢。繼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對台灣進行突破性的官式訪問,及與“陸委會”主要官員會商決定成立雙邊經貿文化合作半官方機構之後,近日又作出了新的突破。其一是被列入“黨和國家領導人”序列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前任特首董建華,到台灣進行私人訪問。儘管沒有官方接觸,但已是作為兩岸領導人“破冰之旅”的先頭部隊,打破了從未有國家領導人赴台訪問的僵局。其二是香港方面將於今日成立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雖名為“半官方組織”,但其負責人卻具有官方身份,包括其榮譽主席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主席是行政會成員李業廣,常務副主席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副主席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規格甚高。而由香港工商界和在港台商組成的“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也於今日同時成立,由具有全國政協委員身份的李大壯任主席。

  而與上述個組織對應的台灣相應機關,包括由前“財政部長”林振國擔任會長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及也將於近日成立。根據“陸委會”的設想,台港之間的“策進會”與“協進會”,比照海基與海協會,專責推動台港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將授權兩會處理台港航權、司法協助、避免雙重課稅等事務,完全是比照海基會與海協會處理兩岸事務的模式,將有利於台港持續開展經貿合作,並推動台港關係的全面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