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裸體纖夫”是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4-14 14:47:16  


 
  當年,河上百舸爭流,煤、木材、農副產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運進運出,纖夫在那時就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他們屈著身子,背著僵繩,步態一瘸一拐的往前邁。有許多纖夫拉纖的時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溫暖的時節多是光著身子,即使面對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

  纖夫拉纖為什麼不穿衣服?纖夫多是家境貧寒之士,如穿著衣服,汗浸鹽汲加上纖索的磨損,衣服能管幾天?拉纖時要頻繁下水,在時間上容不得寬衣解帶。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著衣服,一會兒岸上,一會兒水里,衣服在身上幹了濕,濕了幹,不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風濕、關節炎之類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

  纖夫除了拉纖之外,就是會喊一口沙啞的船工號子。號子有聲無字,“嗨,嗨喲喲,呵嗨,拖呀,拖、拖拖拖……”每當逆水行船或遇上險灘惡水時,全靠纖夫合力拉纖,號子聲聲,空穀回蕩,別有一番情趣。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季節,船只一旦擱了淺,這時你看岸邊一個個纖夫排列整齊地背著僵繩,發出驚天動地的吆喝……那河風裹著冰雪陣陣狂舞,其境況是常人難以相象的,而纖夫則處之泰然,習以為常。

  不久前,恩施州政協副秘書長、政協委員姚本馳大聲疾呼:“恢複巴東的裸體纖夫文化,將神農溪打造成世界著名景區。”由此引起社會熱議。反對的網民們認為,神農溪的裸體拉纖文化,是與當年的生存條件有關,現如今,為發展經濟,不應以犧牲纖夫的人格作為代價。(3月9日《長江商報》)

  纖夫拉纖為什麼不穿衣服?這與當時的生存環境有關。一是纖夫多是家境貧寒,如果穿著衣服,汗浸鹽汲加上纖索的磨損,衣服容易破損。而且當時的衣服也都是自家織的土布,一旦沾水之後,就容易貼在身上,將自己的皮膚磨破。二是拉纖時要頻繁下水,如果穿著衣服,一會兒岸上,一會兒水裡,衣服在身上幹了濕,濕了幹,不僅不方便,而且容易生病。三是除了船上的乘客,一路拉纖下來,也很少見到其他人。

  裸體纖夫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產物。但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環境改變,纖夫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生活條件的改善也使人們更不需要再裸體拉纖。而且,文化的傳承也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照搬,難道品味赤身裸體、肌肉發達、體格健壯的粗獷纖夫非要纖夫一絲不掛,不穿內褲?難道不穿內褲的裸體纖夫才充滿男人陽剛之氣和文化氣息?因此,筆者以為神農溪景區的“裸體纖夫”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穿起內褲的好!(相關來源:外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