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吉爾吉斯:一僕二主,能有幾歲太平?

http://www.CRNTT.com   2010-04-17 11:26:02  


吉爾吉斯斯坦的亂局隨著被推翻總統巴基耶夫的辭職,總算告一段落。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訊/“國內的‘一僕二主’解決了,國際上的‘一僕二主’卻依然存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既有美軍基地、又有俄軍基地,兩大勢力誰也得罪不起。”《青年時報》今天登載陶短房的評論文章《“一僕二主”,能有幾歲太平》,內容如下:

  吉爾吉斯斯坦的亂局隨著被推翻總統巴基耶夫的辭職,總算告一段落。

  正如十幾天前的比什凱克事變是快節奏的一樣,巴基耶夫從拒不出國、拒不下台到辭職走人,節奏也快得幾乎讓人目不暇接。正如法新社和自由歐洲電台所分析的,巴基耶夫的突然放棄抵抗,和美國的態度有關。

  臨時政府成立之後,美國和大部分國家一樣,採取了靜觀其變的態度,並未直接表明究竟支持哪一方,這讓和美國曾有密切關係的巴基耶夫產生一線希望,認為只要美國仍然承認自己、或至少不承認奧通巴耶娃政府,維持割據局面、甚至重奪全國政權,都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隨著美國助理國務卿羅伯特.布萊克對比什凱克的訪問,及美國政府公開宣布將準備幫助“吉爾吉斯斯坦新政府”,巴基耶夫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無奈飄走。

  不僅如此,當他鼓足最後一點勇氣,準備在南方號召支持者作最後抵抗之際,卻發生支持集會變成混亂戰場的局面,這讓他知道,即使在南部家鄉,他也已無法控制局面,政治雄心一旦幻滅,求生圖存的本能便一下變得強烈起來,此後的一系列言行,無非為自己尋得一個相對安全的歸宿,同時找一個相對體面的台階鞠躬謝幕罷了。

  夾在美俄兩大勢力中的中亞小國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政局變化的背後,往往有兩大國的影子,導致巴基耶夫上台的“鬱金香革命”,和美國的大力扶植密不可分,而此次巴基耶夫的下台、臨時政府的上台,俄羅斯又迫不及待第一個跳出來承認,並拿出5000萬美元“見面禮”。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