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什麼新加坡人人有房?

http://www.CRNTT.com   2010-05-09 08:20:50  


新加坡建國之初,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指出:“我們將全力以赴去達致我們的目標:使每一個公民的家庭都擁有自己的家。”
  中評社北京5月9日訊/今年4月14日起,中國國務院為抑制房價出台一系列措施,希望通過降低房價緩解居民住房問題。而居民的住房難題,也正是新加坡在建國之初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現在,新加坡已經通過市場和政府的雙重住房供給,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標。而這其中,新加坡的國家福利房制度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國初“屋荒”催生“居者有其屋”計劃

  ◎建國初遭遇“屋荒” 
 
  新加坡在1959年完全自治時,面臨嚴峻的“屋荒”,大多數人只能居住在木板和鐵片搭建的棚屋內,只有9%的人住在像樣的房屋內,惡劣的住房問題導致了社會嚴重不穩定。新加坡政府將解決住房問題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號。此後,新加坡於1960年成立了建屋發展局,向低收入人民提供廉價房屋。建屋發展局在1964 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國家免費提供土地,由建屋發展局統一規劃建設“組屋”。
 
  ◎組屋助新加坡實現近100%擁屋率 
 
  新加坡的“組屋”,全稱為組合房屋,類似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由於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不以贏利為目的,因此組屋的價格並不與市場掛鈎,而由建屋發展局來決定。50年間,建屋發展局建造了90萬間組屋,80%的人口居住在組屋中,其中95%擁有自己的組屋,是全球唯一近乎達到百分之百擁屋率的國家,真正實現了“居者有其房”的政策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