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剖腹產率世界第一”之痛

http://www.CRNTT.com   2010-05-12 11:06:24  


 
  西方一些國家,針對醫療糾紛和風險有著更嚴格的排解體系。針對醫療糾紛,不但有調解和法院訴訟的途徑,更有完全中立性質的醫療事故(仲裁)委員會直接介入醫患糾紛。而我國目前,社會中立機構和仲裁評估機構不健全、不完善,由於種種原因也無法充分取得患者信任。也就是說,醫院和患者雙方在醫療事故和風險發生後,都無法從更高層面上找到一個可以彼此信賴的“中立機構”來承擔公平裁決的責任。這種“中立仲裁機構”嚴重不健全和缺位的狀態之下,導致的結果就是醫院為了規避風險而被迫選擇以犧牲患者(嬰兒成長)的健康為代價。

  社會保險體系的不健全,也導致醫院方對醫療事故的成本分擔責任過重。如果說,社會上存在一個可以代替和分解醫療風險的法定賠償機構,譬如:醫療風險險種的設置上尚處於缺位,醫院方無法獨立承擔起可能隨時發生的醫療風險或事故。上述兩個風險預防問題,正是現實存在的短板之一。

  另一方面,部分醫院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和利潤,不排除有刻意通過“剖腹產”而增加收入的考慮,但折射出來的恰恰是政府對公益性醫療服務保障不足、投入不夠的現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什麼“剖腹產”的少,而時下社會為什麼越來越多?有科技進步的因素,也有防範醫療風險的因素,更不應排除因政府投入不足、醫院被迫牟利的因素。看來,解決剖腹產率世界第一問題,也得從解決政府投入不足的“短板”做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