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經濟協議 開拓國際市場

http://www.CRNTT.com   2010-05-14 11:41:51  


簽署ECFA有利於台灣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中評社台北5月14日訊/“合理的研判,推動兩岸ECFA應可催化其他國家和台灣洽簽FTA,可以避免台灣經濟被邊緣化。”“雖然推動ECFA及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可能有先後不同,並非台方所能掌控,惟政府仍需排除萬難,達成兩者同時並進的目標,以開拓台灣的國際市場。”《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74期的特稿“兩岸經濟協議開拓國際市場”,文章內容如下:

           (一)、前言

  2010年5月8日馬英九在花蓮舉行的“總統”向鄉親報告-兩岸經濟協議座談”中,表示:“政府的構想是希望產業能根留台灣、壯大台灣、連結亞太、佈局全球。”馬英九說,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中華民國”在台灣希望與全世界做生意,不要打仗,只要兩岸和平,大家就會願意來投資,他呼籲民眾告別“鎖國”,忘記那失落的8年,迎接黃金的10年。

  聯合國亞洲暨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2010年5月6日發布“2010年亞太經濟社會調查”(EconomicandSocialSurveyofAsiaandthePacific2010)報告,其中預估台灣2010年經濟成長率為4.5%,ESCAP總體經濟政策發展處主任暨首席經濟學家庫瑪(NageshKumar)指出:“中國是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亞太地區各國都會因此受惠,台灣與中國正在洽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定有助台灣經濟成長。”

  2010年5月3日,由“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台北德國經濟辦事處等單位主辦的第10屆台德經濟合作會議,在柏林盛大舉行,基督教民主黨(CDU)“國會”議員、身兼德國企業台灣委員會主席的福克斯(MichaelFuchs)說,台灣經濟發展具有無窮的潛力,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德國企業經商不僅更便利,台灣與歐洲的經貿關係也將更形緊密。

  美國商會在“TAIWANBUSINESSTOPICS”4月號雜誌,以社論重申支持兩岸簽署ECFA。社論提到,兩岸洽簽ECFA可能開啟在台外資企業,跨足區域市場的新商機;美商同時也認為,想要延續台灣的經濟發展,ECFA將是必須步驟之一。美國商會指出,最近幾個月民進黨頻頻針對ECFA進行討論,民進黨的確盡到在野黨責任,提出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不過,政府已經提供令人滿意的保證,像是ECFA不具政治意涵、不會增加大陸農產品進口,也不會開放引進大陸勞工。雖然貿易談判一定有捨有得,但政府也已承諾會採取措施將傷害降到最低,並對受影響者提供必要協助。美國商會希望多數台灣民眾能夠支持ECFA簽署,讓台灣能以團結姿態,邁出關鍵下一步。

  新加坡海峽時報以“台灣‘總統’推動兩岸貿易協定,民調大幅提升”為題報導,指出馬英九在與蔡英文的電視辯論中勝出,民調支持度大幅提升。報導中並引述馬英九的談話說,多數的台灣人民支持和大陸簽署ECFA。最新一期“經濟學人”(Economist)週刊以拳擊賽形容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展開第一回合兩岸經濟協議(ECFA)辯論,馬英九“以點數獲勝”。對於辯論結果,經濟學人表示,民調對誰是贏家莫衷一是,至少馬英九已設法不再使他的聲望下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