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官員作家的“白黑灰血金”權力收入

http://www.CRNTT.com   2010-05-17 09:04:03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透視作協官員“白黑灰血金”五色炫目的權力收入,足以讓人觸目驚心。而作協近年屢遭詬病,說明文學界的分配不公已逼近廣大作家和全社會的“容忍紅線”。值得追問的是,7個億養200名作家,到底值不值?南方網今天登載北京作家閻延文的評論文章《官員作家的“白黑灰血金”權力收入》,內容如下:

  2010年5月10日,新華社發表《我國貧富差距正在逼近社會容忍“紅線”》,文章指出:近年來,我國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導致部分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收入差距已超過基尼系數標誌的警戒“紅線”。文章用白、黑、灰、血、金5種顔色,概括當前形形色色的“權力收入”。

  與此新聞揭示情況相似,文學界的貧富差距和分配失衡,也正是近年來作協體制屢遭詬病的根本原因。極少數官員作家對國家文學資源的全面壟斷,已逼近廣大作家和社會公眾的“容忍紅線”。局外人認為作協是個清水衙門,其實不然。國家每年7個億,只養200名作家。中國作協比世界上任何作家組織都有更大的權力和資源,作協官員壟斷著龐大社會資源的分配權,最終成為國家文學投資的唯一獲利者。

  透視作協官員“白黑灰血金”五色炫目的權力收入,足以讓人觸目驚心。

  其一,白色收入。所謂“屁股決定腰包”現象,在文學界極為突出。作家收入高低不靠勤奮筆耕,而是靠“搶身份”。一旦當上作協主席,就等於“搶”到了部級、局級的官員待遇,搶到了專車、工資、福利房的高收入。此外,作協主席的官員身份還能使其輕而易舉地獲得高額版稅,屢登富豪榜;在文學評獎中也能頻頻折桂。作協官員合法的白色收入,遠遠高於其他部委官員,甚至年逾百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