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816”巨洞裡藏著多少核秘密?

http://www.CRNTT.com   2010-05-20 14:03:53  


“816”核工廠就掩藏在重慶涪陵白濤鎮的深山里。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今年,是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引爆65周年。但是,深藏在重慶深山中的“816” 國防核設施工程,作為冷戰時期的產物,連完工的機會都沒有。在今天這個GDP引領一切的時代,為了生存,原先驕傲的816,不得不一次次轉變自我。從神秘的核製造者到重慶最大尿素生產者,再到開放的旅遊體,又有著怎樣鑄劍為犁的轉身?而附著於此的816人,其命運有著怎樣的沉浮?廣東《南都周刊》昨日登載文章“‘816’巨洞裡藏著多少核秘密”,全文如下:

  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堅持幾十年來的信念: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
 
  對於85歲的韓志平來說,即使在認不出兒子的狀況下,對於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腦袋里依舊有著明晰的界限。
 
  身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保衛者、中國第二套核反應堆廠的副廠長……韓志平一輩子都在為這個秘密的安全而奔波。現在,他用殘留的最後一絲清醒,為腦袋里的那個秘密上了一道永遠無法打開的鎖。
 
  重慶電視台兩名記者曾試圖撬開這個秘密,最後,老人把臉綳得鐵緊,只給了一句話:“這是黨和國家的機密。我無權告訴你。我沒有接到通知。”
 
  “我是保衛處長,我通知您還不行嗎?”子承父業的長子韓明在老人耳旁勸說,此舉反倒引起他的警惕。
 
  當著記者的面,他側臉,眼神充滿狐疑,問:“這兩個人是誰?他們怎麼知道咱廠有個洞?……他們,有沒有介紹信?”
 
  老人不知道,時過境遷,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子、孫媳為之服務的工廠,曾經絕密的國防軍工企業,如今的主要產品是化肥。
 
  而他念茲在茲的那個“洞”——中國“816”國防核設施工程,為了生存,正不惜身段,竭力向外推銷自己,企圖拉來投資,發展旅遊。2010年4月,“816”工程最大的遺留產業——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體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儘管它對外宣稱的身份是“國防科普資源教育公園”,目前也僅對國內遊客開放,但已放出話來,“有幾家公司已在聯繫投資開發”。
 
  從神秘的核製造者到重慶最大尿素生產者,再到開放的旅遊體,這個紅色年代的殘留物,在今天這個GDP引領一切的時代,有著鑄劍為犁的轉身。而韓家,在這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單位里,三代人隨之浮沉。
 
搞原子彈的獨立王國
 
  韓志平一家和那個“洞”的緣分,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