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就該與人民幣匯率爭執坦然相處

http://www.CRNTT.com   2010-05-28 08:31:59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訊/在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媒體大多認為人民幣匯率不會成核心議題,但也都注意到了雙方均表示就人民幣匯率“悄悄地溝通”,可見人民幣匯率仍然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奧巴馬去年就明確提出,美國經濟要從過去的主要以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轉向出口推動型增長模式。為此,美國想通過多出口,少進口,改善國際收支,擴大就業,於是就把眼睛盯住人民幣匯率上了。在中國國際收支順差的情況下,如果放開人民幣匯率,短期內人民幣會升值,這也是美國政府希望和預期的,但關鍵是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增加彈性只不過是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幌子而已。美國人心里很清楚,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那就應有升有降,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短期內人民幣增加彈性便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他們敦促人民幣匯改,實際上就是敦促人民幣升值。一些美國學者甚至認為,象徵性的升值是沒有用的,合理升幅應該是“20%-40%”。

  上海證券報發表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文章稱,如果中國匯率增加彈性,美國人就不會施壓人民幣匯率嗎?答案是否定的。只要中美貿易仍然存在不平衡,即使人民幣匯率增加彈性,美國仍然會施壓人民幣匯率。早在2005年7月匯改以後,人民幣對美元在持續升值,美國何嘗停止過對人民幣匯率的施壓?日本當年的“廣場協議”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毫無疑問,即使人民幣重啟升值,升值幅度究竟多少將來也可能會成為人民幣匯率爭論的焦點,美方仍然會繼續施壓。

  中國人對待人民幣匯改,主要關心的則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在5月24日上午的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胡錦濤主席在致辭中就表示,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最近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衝擊,歐元、英鎊等貨幣貶值,人民幣對歐元、英鎊等升值,因此有人認為這是人民幣應該放棄釘住美元機制的最佳時機,因為人民幣不僅僅是對美元升值,還可以對一些貨幣貶值。但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匯率,主要是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對其他非美貨幣匯率共同決定的。在中國目前的人民幣匯率體制下,人民幣匯率的決定並未高度市場化,為了維持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保持必須通過匯率套算才能確定人民幣和非美元貨幣的匯率的現狀,能使投機者難以套取匯率差價,能有效防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匯率之間的投機套匯。還有,鑒於人民幣有效匯率主要是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美元對非美元貨幣匯率加權平均而獲得,因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人民幣對非美貨幣匯率(如歐元)和人民幣有效匯率,央行也只能控制一個。如果控制住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必須放棄人民幣對非美貨幣匯率和人民幣有效匯率目標。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對歐元、英鎊升值,則人民幣對歐元、英鎊必然升值,這是由市場機制決定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