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悟本背後不公平的文化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11:01:54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訊/“看到‘神醫’張悟本被如此揭下畫皮,我不禁在想,在文化力量難以充分自由博弈的今天,要讓公眾真正看清楚那些錯亂的文化面目,是多麼艱難的事。”華商網-重慶時報今天登載單士兵的文章“張悟本背後不公平的文化博弈”,內容如下: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被邪惡控制的文化,容易滋生出一種力量,來對正義形成強勁的抵制。在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文化面具在遮蔽著某種醜行與罪惡,令人難以覺察與分辨。

  比如,最近被稱為“中華養生第一人”的張悟本從神壇跌落下來,引起廣泛關注。報道說,在張悟本的背後,就有文化公司在運作。隨著張悟本的神話被揭穿,讓他走紅的平台湖南衛視欄目《百科全說》也將在下月停播。張悟本的魅惑,其實就包裹在諸多五彩繽紛的文化外衣之中。也就是說,這個“養生專家”背後的文化推手,很值得警惕。

  類似的騙子登龍術,以前就有。比如,當年大作家柯雲路就寫過《發現黃帝內經》,捧紅了“曠世神醫”胡萬林。不過,造出來的“胡大仙”後來被關進了鐵門鐵窗。江山代有“神醫”出,各領風騷一陣子。要老百姓都能看清“神醫”與“大仙”真面目,不容易。因為他們背後的那股文化妖風,總能製造“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錯亂。

  本來,在文化妖風過處,必留下滿地的文化垃圾。問題是,很多時候,是文化垃圾還是文明碎片,卻不是一件說得清楚的事。不由得想到餘秋雨,這位達人忽而含淚捧出“文明碎片”,忽而大聲痛斥“文化垃圾”。在“文明與垃圾”的錯亂中,有人謳贊餘秋雨為專家學者,也有人將之鄙薄為“大師長老”。餘大師文化真面目至今忽隱忽現,說不清楚,也就在於他身上的文化外衣,又厚又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